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韦应物(约737-79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08 题号:631600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韦应物(约737-79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一首诗歌,完成各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
B.颈联、颔联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C.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
D.尾联含蓄蕴藉,情感委婉曲折,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2.请从诗歌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颔联的精妙之处。
2020-06-30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先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接着叙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但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内心欣喜轻松。
C.结尾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D.节选部分叙事、抒情相间,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述,写出诗人闲适的情趣。
2.有人曾称赞书诗七八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分析二者在情感内蕴上的异同。
2020-09-24更新 | 1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赠王侍御     【唐】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从诗中看,王侍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颔联中写到的诗人与王侍御的交情的一项是
A.杵臼之交       B.车笠之交       C.刎颈之交       D.君子之交
(3)请从景和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
2017-05-15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