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63781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九日:指重阳节。②汪元量:原为南宋宫廷琴师,元军陷临安,被俘北去。③美人:南宋宫女。

1.上阕在写景上有何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作者“肠断裂”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注】①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下占领苏州,时郑思肖正居于此处。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②《下泉》诗:《诗经·曹风》中的一篇,《下泉》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曹人疾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其一》首联着一“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只能徒然落泪。
B.《其一》颔联的“中国梦”指的是希望南宋强大起来和一统江山。
C.《其一》尾联是说自己每天向着南方朝拜,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汉朝的旌旗。
D.《其二》“终身只宋民”,“只”字分量很重,在抒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其二》尾联中“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2019-06-09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引用开头,写出了在接近重阳佳节之时,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
B.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C.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D.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E.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2.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19-01-14更新 | 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向子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作者前半生亲睹北宋之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挂冠还乡,卜居江西临江。
1.本词前七句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本词的主要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
2019-04-30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