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638493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又如颜回,字子渊。
B.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行等。
C.元杂剧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楔子,篇幅比较短小,位置固定。
D.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战国策》、陈寿的《三国志》。
B.《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没有密切的联系。
C.《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课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形象地展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D.我国的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当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杨二嫂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9-11-02更新 | 2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2020-02-04更新 | 17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马一车为“乘”,一人一马为“骑”,“三军”是军队的统称,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
B.“社稷”中“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代称国家;“庙堂”是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C.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
D.“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2019-06-25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