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64761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全民阅读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全民阅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式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布局。

五年来,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加浓厚。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军营书屋、公共图书馆、社区绘本馆,以及各类书香车站、书香公园、书香酒店、书香银行、书吧书院遍布城乡,实现了图书随处可得。为了推动农村阅读,国家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央和地方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实现“村村有书屋”。为了推动实体书店建设,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多地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

五年来,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APP、微信阅读、电子阅读大屏终端等成为人们的新宠;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有声阅读、在线讲故事、视频直播、网络讲述,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以知识付费、体验经济新模式,俘获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心。

(摘编自徐开国《全民阅读的春天》,有删改)

材料二:

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

(数据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轻阅读”说到底,就是一种阅读心境的解放。只有卸下包袱,灵魂才能壮游。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比故意的强迫阅读、深度阅读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所谓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也就是一种让“阅读”举重若轻、渗透内化的社会氛围。阅读,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内心需求,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平常。几年前,西班牙政府曾经赠送公民每人一本《堂吉诃德》,其作者塞万提斯对读者说:“就是最忙的人,读这种小说也是正当的消遣,因为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个软弱的东西,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摘编自《全民阅读从“轻阅读”开始》)

材料四:

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更进一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不妨试着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篇章阅读,即读懂一本书中的每个章节;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相比主题阅读,篇章和书本层次的只能算零散阅读。果真能完成这样有效的主题阅读,你自然会成为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主题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更像在研究。

(摘编自《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1.下列对材料二图表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国民的传统媒介阅读时长增长不明显,其中图书阅读时长有增长,报纸、期刊阅读时长均有下降。
B.与上年相比,2016年我国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减少。
C.2016年,我国国民各媒介阅读时长比上年总体上有所提升,方式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国民对阅读更加重视了。
D.2016年,我国国民使用手机阅读的时长比上网、图书阅读增加的多,说明年轻一代已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力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更加重视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战略,全民阅读在近五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
B.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全社会阅读氛围的浓厚等都说明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就必须举办各类阅读活动。
C.书屋的建设、实体书店的发展都表明我国已经把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并进行了整体布局,体现出国家对阅读的重视。
D.数字阅读成为人们新宠,有声阅读、视频直播等新型阅读得到年轻人认可,这说明全民阅读应向新媒体阅读方向推进。
3.你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全民阅读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2018·湖北武汉·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四首》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对抗性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爱好者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而通过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蹴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一大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并有了专门的足球艺人,他们靠踢球来维持生计。
B.杜甫《清明》诗和陆游《感旧四首》诗,说明唐宋两代都有在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就较为常见。
C.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兼顾射门的精准性和控球的灵巧性。
D.“齐云社”是宋代由蹴鞠爱好者成立的民间组织,旨在维护其切身的利益,促进团结互助,同时也负责组织、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常把无馅的食品称作饼,饼的品种繁多,可火烤可蒸煮可油炸,其中炊饼由蒸饼改名而来,是为了避宋仁宗的名讳。
B.宋朝市民常携带炊饼出游踏青,汴梁城从事炊饼生意的商贩很多,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和今天我们吃的馒头有所不同。当时的宋朝太学食堂有例行加餐,冬季供应的就是馒头。
D.《水浒传》中武氏兄弟关于卖饼的对话,杨万里《食蒸饼作》的诗题和内容,说明烧饼和蒸饼是当时较常见的两种食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人们通过扫墓等形式祭祀祖先,还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寄托美好的愿望。
B.在清明节,宋朝人举行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而淡化了传统的宗教色彩。
C.蹴鞠在宋代发展极快,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皇帝亲自参与,专业蹴鞠艺人出现,还表现在成立了专事蹴鞠活动的组织——“圆社”。
D.《水浒传》中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图景,展示了宋朝市井生活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况。
2019-02-13更新 | 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局

韩山寺

清风涌进公园大门时,公园就有人了,有时多有时少。公园一块不大的石头,石边一棵树,树边就是大爷。

听公园里常来的老人说,这大爷经常在那儿自己跟自己玩。在地上画一象棋盘,把寸粗的树枝断成半寸厚的段段,他说是象棋子,一个人在那摆弄。有好事者凑过去,见“棋子”原色无字,这如何下得?便去了别处。他一个人在那儿孤着。

听着挺神,一天,我便近了老爷子身边,看地上深浅的“棋盘”“棋子”。

32块木块有大有小,薄厚不等。木质也不一样,什么树的都有,每个“棋子”都平滑得像浸了包浆。

“大爷,这棋真有特点呀!咱俩下下呀。”我是省里象棋业余组得过奖的,看老爷子的“棋”,估计是世外高人。这无字棋其实没多少神秘,细想想就是背棋谱与下盲棋的综合,考的就是一个记忆力。自觉尚可,输就输呗,不赢天赢地,这里人少也不丢面子。

老爷子嘴里淌出一丝笑,欠起了身子,给我鞠了一躬,边上树枝拂到了他。我吓了一跳,吃惊得眼球颤抖,大爷没病吧?这一躬把陌生和尊重扯得太近了。

“来,孩子,坐会儿。”说着,老大爷又蹲下了,手变戏法一样摆着他的棋子。32个棋子阵列排开,无字无饰,如远古的士兵。有风吹过,树叶响了几下,惊飞了一只寻食的鸟儿。摆好的棋子,像是静等指挥者带领它们厮杀疆场。

“大爷你先走还是我先走?”

“不急。”大爷双手不停地搓着。

5分钟,老爷子没说话也没动棋子,只是看我,眼里没一点光彩,却充满了慈爱与往事。嘴唇上下翕动,没出声响,此时不像是要下棋,倒好像是爹看到久归的儿子,只看,不知道说些什么。

我有点不知所措,自己像书一样摆在那让陌生人读,很不习惯。我点了一支香烟,抽了一口又迅速掐了。

老爷子说:“孩子,你把盘上的棋子说一遍我听听。”

你当没字我就不知道车马炮的位置呀,我盯了一眼老爷子,没在他脸上找到恶意,就笑说:“我给你背一遍象棋书谱《橘中秘》吧: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

“还用背吗?”我看着老爷子问。“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老爷子边背边用手擦了下无神的眼睛。

“别背了老爷子,还有挺长的哪,咱还是下棋吧。”

我知道遇到了高人。“你先来还是我先来?”我又一次问。老爷子眯着眼看着我说:“孩子,说会儿话吧,我不会下棋!”

一股无名火腾地要把我烧着了:“你,你,你!耍我玩呢?一个棋子没下呢,你就看不起人。”要不是看他岁数大,我都想骂人了。

象棋谱接得一字不差,又摆出一副无字棋子,说不会下象棋,把死人说活了都不信呀,十个上了岁数的男人,少说也得有五个知道象棋怎么走,下好下坏是另一说,怎么说了半天,弄出不会下了。多说不宜,气大伤身,转身走人。

踢了一脚无草的地皮,随同尘土飞离那个老头、那堆无字棋子。每次去公园,我都绕过那个地方走。偶然在家看电视里一段新闻采访:“几年接连夺冠,可以告慰我的父亲了!小时候他总领着我去公园,让我跟人练棋。多年训练、比赛,我一直都没在他身边。他眼睛不好,让我把背的棋谱给他录成声音听。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捡到的树枝用小刀慢慢削成棋子状,看一看摸一摸,如棋似我。他喜爱象棋,可当我第一次拿冠军后,他就不再与人下象棋了,说怕输了丢我的脸。人老了有时就天真得让人发笑。象棋溶入了我的血液,更溶入了父亲的恩情……”

有风吹过,树叶响了几下,惊飞了一只寻食的鸟儿。

(摘编自《2018中国小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遇到“象棋高人”先声夺人,又以“象棋高人”说不会下棋陡转,使得故事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B.老爷子“给我鞠了一躬”,顺着“我”背的《橘中秘》继续背,小说通过这些情节,从正面刻画了老爷子谦卑、热爱象棋的形象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眼里没一点光彩”“无神的眼睛”等细节描写,刻画了老爷子“眼睛不好”的特点。
D.小说基调沉郁,叙述简约平实,却又富有变化;语言或口语或书面语,雅俗共赏;人物的一举一动,既精确到位,又符合身份。
2.小说中的画线句,为两处环境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3.小说中叙述“我”看电视新闻采访的语段,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2019-10-25更新 | 1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胡同

朱湘

词不仅本身有高度的美,就是它的牌名,都精巧之至。即如《渡江云》、《荷叶杯》、《摸鱼儿》、《真珠帘》、《眼儿媚》、《好事近》这些词牌名一个就是一首好词。我常时翻开词集,并不读它,只是拿着这些词牌名慢慢的咀嚼。那对我所得的乐趣,真不下似读绝句或是嚼橄榄。京中胡同的名称,与词牌名一样,也常时在寥寥的两三字里面,充满了色彩与暗示。

胡同是街衢的省写,据说,与上海的弄一同源自巷字。元人李好古作的《张生煮海》一曲之内,曾经提到羊市角头砖塔儿猢侗,这两个字入文,恐怕要算此曲最早了。

京中的胡同有一点最引人注意,这便是名称的重复:口袋胡同、苏州胡同、梯子胡同、马神庙、弓弦胡同,到处都是:与王麻子、乐家老铺之多一样,令初来京中的人,极其感到不便,然而等我们知道了口袋胡同是此路不通的死胡同,与“闷葫芦瓜儿”“蒙福禄馆”是一件东西,苏州胡同是京人替住有南方人不管他们的籍贯是杭州或是无锡的街巷取的名字,弓弦胡同是与弓背胡同相对而定的象形的名称,以后我们便会觉得这些名字是多么有色彩,是多么胜似纽约的那些单调的什么“第五大道”、“ 第十四大道”,以及上海的侮辱我国的按通商五口取名的什么南京路、九江路。尤其是苏州胡同一名,它的暗示力极大。因为在当初,交通不便的时候,南方人很少来京,除去举子;并且很少住京,除去京官。南边话同京白又相差的那般远,也难怪那些生于斯、卒于斯、眼里只有北京、耳里只有北京的居民,将他们聚居的胡同,定名为苏州胡同了。梯子胡同之多,可以看出当初有许多房屋是因山而筑:那街道看去是如梯子似的。京中有很多的马神庙,也可令我们深思,何以龙王庙不多,偏多马神庙呢?何以北京有这么多马神庙,南京却一个也不见呢?南人乘舟,北人乘马,我们记得北京是元代的都城,那铁蹄直踏进中欧的鞑靼,正是修建这些庙宇的人呢!燕昭王为骏骨筑黄金台,那可以说是京中的第一座马神庙了。

京中的胡同有许多以井得名,如甜水井、苦水井、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南井胡同、北并胡同、王府井等等,这是因为北方水分稀少,煮饭、烹茶、洗衣、沐面,水的用途又极大,所以当时的人,用了很笨缓的方法,凿出了一口井之后,他们的快乐是不可言状的,于是以井名街,纪念成功。

胡同的名称,不特暗示出京人的生活与想像,还有取灯胡同、妞妞房等类的胡同,不懂京话的人,是不知何所取意的;并且指点出京城的沿革与区分:羊市、猪市、骡马市、驴市、礼士胡同、菜市、缸瓦市,这些街名之内,除去猪市尚存旧意之外,其余的都己改头换面,只能让后来者凭了一些虚名来悬拟当初这几处地方的情形了。户部街、太仆寺街、兵马司、缎司、銮舆卫、织机卫、细砖厂、箭厂,谁看到了这些名字,能不联想起那辉煌的过去,而感觉一种超现实的兴趣?

黄龙瓦、朱垩墙的皇城,如今已将拆毁尽了。将来的人,只好凭了皇城根这一类的街名,来揣想那内城之内、禁城之外的一圈皇城的位置罢?那丹青照耀的两座单牌楼呢?那形影深嵌在我童年想像中的壮伟的牌楼昵?它们那里去了?看看那驼背龟皮的四牌楼,它们手拄着拐杖,身躯不支的,不久也要追随早夭的兄弟于地下了!

破坏的风沙,卷过这全个古都,甚至不与人争、韬声匿影如街名的物件,都不能免于此厄。那富于暗示力的劈柴胡同,被改作辟才胡同了;那有传说作背景的烂面胡同,被改作澜缦胡同了;那地方色彩浓厚的蝎子庙,被改作协资庙了,没有一个不是由新奇降为平庸,由优美流为劣下。狗尾巴胡同改作高义伯胡同,鬼门关改作贵人关,勾阑胡同改作钩帘胡同,大脚胡同改作达教胡同;这些说不定都是巷内居者要改的,然而他们也未免太不达教了。阮太铖在南京的胯裆巷,伦敦马蝇幼虫街为贵族所居之街,都不曾听说他们要改街名,难道能达观的只有古人与西人吗?内丰的人,外啬一点,并无轻重。司马相如是一代的文人,他的小名却叫犬子。《子不语》书中说,当时有狗氏兄弟中举。庄子自己愿意为龟。颐和园中慈禧后居住的乐寿堂前立有龟石。古人的达观,真是值得深思的。

1.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先从词写起,是为了由高雅的词引出同样高雅的胡同名称,表明北京胡同名雅俗共赏,相映成趣,由此激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索。
B.古人很讲究胡同命名的艺术,“此路不通的死胡同”称为“口袋胡同”,“那街道看去如梯子似的”则称“梯子胡同”,比喻贴切而形象。
C.“充满了色彩与暗示”是本文的文眼。围绕此,作者用主要篇幅探究了北京胡同名称的丰富内涵,充分表现了对北京地名文化的喜爱和赞美。
D.本文涉笔成趣,所写不过是日常平凡的事物,却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平淡无奇的胡同名称,经由作者生花妙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2.作者认为“苏州胡同一名,它的暗示力极大”,结合原文,简要分析“苏州胡同”所暗示的丰富内涵。
3.对于把“劈柴胡同”改作“辟才胡同”、“烂面胡同”改作“澜缦胡同”、“蝎子庙”改作“协资庙”的风气,你怎么看?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18-02-09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