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65788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的规模到底该多大

李侠   缪秋民

一个城市的规模通常是其历史自然演化的结果,即通过市场的作用最终形成资源承载量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城市达到最佳规模。这个过程最初是自生自发的自然选择结果,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城市的规模也开始日益受到政策引导的强烈影响。人类社会之所以会发展出城市,是因为城市更适合人类生存。这一切皆源于城市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首先,城市能够形成各种资源的集聚效应;其次,城市的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三,城市能有效地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有助于市场分工的细化与个体发展空间的拓展。对于很多人来说,城市是发展的孵化器、新观点的播种机,城市更是文明的载体,文明随着城市扩散。纵观世界,城市化不高的国家是无法成为文明与发达国家的。

由于各个国家人口基数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的限制,城市的规模不能按照一个简单的比例一刀切,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治理半径随之扩大是必然趋势,支持城市规模扩大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香港、新加坡与东京都是很好的例子。造成中国主要城市目前发展规模受阻的原因有三:其一,采用计划经济模式控制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群体的心理偏好与需求;其二,我国城市的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开发率不充分;其三,诸多政策壁垒严重制约了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的数量,使得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中国城市人口的统计,是以户籍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为准的。

城市规模达不到理想状态,导致的后果有二: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其次是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使得城市集聚效应的优势丧失。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扩大城市规模,就是让城市生长。

如何让城市达到合理规模?根据我国国情,完全放开城市规模,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社会震荡,不可取;仍沿用以往的严格计划模式,又会阻碍城市规模的合理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型政府模式既可以加速城市规模的合理发展,又不会带来太大的社会震荡与阻力。因此,以符合生态学为原则,适时提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人口流入的门槛,放开二线城市人口落户政策才是明智的决策。客观地说,人才的争夺将直接决定各区域未来在我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所以,真正决定一座城市成功的因素是人,而非建筑。

从战略布局上考虑,中国不但要有一大批大中型城市,更需要有几个超级城市,以此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实现均衡发展,超级城市凭借其自身辐射力无形中成为其所在区域内最大的文明播种机与经济发展引擎。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11月,第15970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城市的规模通常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和自生自发自然演化,最终形成资源承载量的合理配置而达到最佳。
B.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规模取决于文明的扩散,城市化程度高才算是发达国家。
C.在信息时代,随着人类治理水平的提升,上海、香港、东京等特大城市都具备使城市规模扩大的各种条件。
D.城市自身所具有的资源集聚、市场机会、信息成本的优势使城市更适合人类生存,人类社会因此而发展出城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城市的规模与文明的扩散的关系。
B.文章第二段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原因。
C.文章在建言如何让城市达到合理规模时,破中有立,破立结合。
D.文章第三段阐述了城市规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与文章最后一段关联密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经济模式治理下的城市,其群体的心理偏好与需求不能真正反映出来,城市的合理发展也会受阻。
B.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真正决定一座城市成功的因素并不是高大的建筑、健全的设施,而是人。
C.打破诸多政策壁垒,就可使外来常住人口转为户籍常住人口,使得我国主要城市的规模达到理想状态。
D.在战略布局上,我国应建设几个超级城市,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与出场

建构中国话语,其终极目标在于“话语中国”的出场。所谓话语中国,指的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或者说,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象”。话语中国是相对于地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的,它所表征的是当代中国的意义世界,是标识中国“身份自我”的文化符号。

话语中国依赖中国话语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为自己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和论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大都不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也不是用眼睛观察得来的,而是由西方话语塑造的。最新的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借助于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这表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中国失去了自我显现的能力。西方话语描绘的“中国图象”从材料的选择到叙事的结构,从分析的框架到思维的逻辑,从概念的选取到观点的安排,无不充斥着西方观念、标准和立场。以空间性代替了历史时间上的深度,以平面性代替了立体性,以想象和臆测代替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一个“被拼凑”的虚拟形象。这都已经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

话语中国是一个宏大的建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客观地说,作为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无与伦比的大国,离开了“中国话语”的中介,要准确地勾勒出“中国形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西方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性”的缺席和“西方性”的附着。

话语中国的出场,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硬的“软实力”其实更为根本。当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话语就能够左右主导世界性问题的讨论,能够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的方案。事实上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发展优势必然会走向话语优势,各国在世界性问题的讨论中将会越来越注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在解决人类共同性问题的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关注来自中国的建议,在破解世界性发展难题的困境中将会越来越尊重中国给出的方案。

话语中国的出场,意味着我们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独立、自强与自信。一个民族国家对“自我”身份的体认,主要是通过其独特的话语塑造的“民族形象”,这才是表征“我是谁”的身份密码。一个缺乏话语支撑的国家充其量只是一个“失魂落魄”的空心国家。“中国图象”如果不是由中国自身的话语所塑造,那么,这个图象就是模糊的,中国就无法在貌似趋同化的世界大背景下清晰地界定“我是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就无法坚守“自我”的独特特性。

因此,话语中国的实质性出场,深层意义在于,它是中华民族保持“精神基因”纯正性的关键一招,是中国确立精神自我、界定身份密码的不二选择,是中国立于世界并在道德制高点上赢得世界尊重的重要法宝。客观地说,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方”,实际上却“非常中国”,因为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话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现代性。

当然,话语中国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许我们的目标仍然在这处,但至少我们已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语中国,是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像”,也就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它依赖中国话语塑造自己、成就自己。
B.话语中国是相比较于地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是标志中国身份自我的文化符号,它表征着当代中国的意义世界。
C.话语中国是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借助中国话语给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全面的中国图像。
D.话语中国的建构这个目标或许依然遥远,因为在时间上非一朝一日的事情,在内容上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图像上必然是模糊的。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大都是由西方话语塑造的,主要源于“他塑”,“他塑”的“中国形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性”的缺席和“西方性”的附着。
B.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大国,如果用西方话语塑造中国形象,就会形成时空的替代,立面与平面的错位。
C.话语中国的出场,意味着中国在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独立、自强与自信,其意义之一在于中华民族保持“精神基因”的纯正性。
D.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是通过其独特的话语来塑造民族形象,来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内核,话语中国的出场,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的一项是()
A.西方的话语框架,分析范式和思维逻辑,充斥着西方的观念、标准和立场,这种“他塑”式话语模式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
B.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话语,因此我们书写了只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从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C.在当代,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靠西方媒体获得信息,中国性缺席,导致当代大多国际受众眼中的中国成为一个“被拼凑”的虚拟形象。
D.中国若有话语优势,中国在有关世界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发出的声音、提议的建议和方案将会得到世界的重视。
2018-09-07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60年到中亚勘察了解中国涉外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2世纪,时显时隐存在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这就是“丝绸之路”学术概念首现。古代丝绸之路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开拓于陆地,也发展于海上。西汉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南方的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17世纪上万名欧洲海员生命的动人故事。

海陆古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历史文明在今天翻开新世纪的篇章,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调整,郑重提出共建新的国际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并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一带一路”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30年到50年间全球最好的商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历史文明的承传,更是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为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边合作方案,型塑了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战略互动的基本范式。“一带一路”的主旨是冀望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当前国际性的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利益共赢。“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可以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互补、互惠、互促。总体上讲,“一带一路”东西牵着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北美经济圈,形成了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的大格局,建立起了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做到守望相助,深化战略合作;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心心相印,坚持世代友好;风雨同舟,共对安全挑战;勇担责任,加强国际协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带一路”战略为各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纪新引擎。我们热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携手合作,共建互助开放的经济文化新体系。

(摘编自乌东峰《从“一带一路”文明史迈向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
B.“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先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他经过勘察了解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2世纪,时显时隐存在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
C.《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上万名海员生命的故事,说明明清时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
D.古丝绸之路的价值在于,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调整提出的。
B.“一带一路”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其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几十年全球最好的商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C.“一带一路”战略承传历史文明,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有助于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深度战略互动。
D.“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利益共赢,解决这些国家的发展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是新形势下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B.“一带一路”牵着两个经济圈,有助于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从而建立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C.“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互补、互惠、互促,为彼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纪新引擎,因此,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
D.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习近平从互助、融利、友谊、安全、责任五个方面强调要充实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内涵。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先生

胡 炎

文先生很斯文,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往往有一个标志性的物件——眼镜。文先生的眼镜很普通,但是戴在他脸上,就使人显得特别儒雅。不过,这并不是文先生最突出的特征,文先生最突出的是头发,长长的一绺,盘绕在光亮的脑门上。文先生不时会下意识地用手理一下,理得纹丝不乱。

文先生原在一家企业做宣传工作。这一点,小街上的人都知道。这条小街上的人多半没什么文化,也没多少钱,文先生在这里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这样一个读书人,谁也不会把他与菜贩子挂上钩。然而世事弄人,文先生所在的企业倒闭了,他成了失业者。

于是,在某个清晨,这个斯文人静静地坐在小街一侧,面前摆着一个蔬菜摊,手里捧着一本书,开始了卖菜的生涯。

老罗头照例早起,背着手在小街上晃悠。他往这个斯文人身上扫了一眼,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走近前去,上下打量一番,突然一声惊呼,差点把文先生吓得跳起来。

“嘿!文先生,是你呀!”

文先生苍白地笑笑:“大伯早!”

“咋回事,这是?”老罗头指着他的蔬菜摊。

文先生苦笑一下,说:“企业垮了,混口饭吃。”

老罗头将信将疑。他怀疑有怀疑的道理。即便文先生失业了,总该有些积蓄吧,何至于沦为小菜贩?

文先生告诉他,自己是真穷。他离婚的妻子得了重病,以前的积蓄都接济她了。而老罗头记得很清楚,当年,文先生的妻子是跟一个有钱人跑了。

“那个人玩弄了她,然后弃之如草芥。”文先生说了句文绉绉的话。

老罗头把八字眉挑起来,说:“这样的女人你还接济,你缺心眼呀!”

文先生理了理头发,叹了口气,不说话。

老罗头知道自己的话触到了文先生的痛处,忙岔开话题,问文先生在看什么书。文先生听到“书”,兴致顿时高了,把书皮一亮:“《水浒传》!这里面个个都是英雄,扶弱济困,除暴安良。”

老罗头哈哈笑起来。这个读书人,原来是个穷书生;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偏偏崇拜英雄,真是可笑!老罗头一路笑着往回走。他觉得,这个文先生在他眼里原是高高在上的人,一下子渺小得像一只蝼蚁。

小街人听了老罗头的活体广播后,都以为是开玩笑。然后,他们在文先生身边围成一个圈,确认了“玩笑”的真实性。这样也好,文先生不用揽客了。他的蔬菜洗得干净,水灵新鲜,很是惹眼,不多时,便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一抢而空。

这样过了几天,小街人不再像看猴似的看待这个落魄的读书人了。但是,麻烦又来了。

“生意不错嘛!”二眼子说。二眼子人高马大,站在文先生面前,像座黑塔。

文先生不认识他,问:“您买菜?”

二眼子插着腰,虎着脸,朝旁边的摊位使了个眼色:“去打听打听,啥叫规矩。”

文先生这才发现,旁边的摊贩都在盯着他。盯着他的,还有老罗头。老罗头朝他招招手,文先生走过去。老罗头的嘴贴在他的耳廓上,一团湿热的气流钻进了他的耳孔。文先生明白了,这条小街背后有一只手,二眼子是来收保护费的。

“朗朗乾坤,岂容他胡作非为!”文先生义愤填膺了。

老罗头赶紧捂他的嘴:“连警察都拿他没办法,你逞什么英雄?算了吧,好汉不吃眼前亏。”

文先生不答话,回到摊前。二眼子伸出手,文先生不理,捧起《水浒传》来读。二眼子急眼了:“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不知道马王爷长了三只眼!”说着,一脚踹了蔬菜摊。文先生的目光还在书上,有点处乱不惊的气概。待二眼子走出几步,文先生把书放下,拿起秤砣,一声怒吼,砸在二眼子后脑勺上。

一时,四周鸦雀无声

文先生的眼镜掉在了地上,被他情急中踩断了一条腿。他蹲下身摸索了一阵,找到眼镜,把这副断了腿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文先生的头发垂了下来,看上去有几分滑稽。喘了几口气,文先生拿出手机,拨了“120”,又拨了“110”。

警察来的时候,二眼子已经坐起来了,后脑勺鼓了个包,却没见血。二眼子想跑,被警察摁住了。文先生拿起《水浒传》,朝众人看了一眼,竟然露出一丝微笑。走上警车时,他理了理头发,那绺垂落的长发,顿时纹丝不乱地回到了脑门上。

(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和结尾写文先生的眼镜和头发,既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又使小说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B.小说在前文交代文先生在小街显得鹤立鸡群,为后文小街人围观文先生卖菜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C.小说中的老罗头心胸狭隘,欺软怕硬,但他对人也有热心的一面,可以说,他是小街人的代表。
D.小说善于为人物画像,比如通过对二眼子的语言、行为、神态等的描写,刻画出一个恶霸形象。
2.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文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9-03-02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