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66357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约车平台“美团打车”一周前在沪上线运营,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多项优惠措施。占有网约车市场最大份额的“滴滴出行”针锋相对,连续一周送出各类减免券。价格战硝烟再起,出租车驾驶员叫苦不迭。而享受“0元打车”的乘客们,真的得到实惠了吗?

如果只看重眼前利益,来客的最佳体验就是“便宜”。然而,在享受“天上掉馅饼”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中暗藏高风险,一旦遇到恶劣服务甚至安全事故,得不偿失。

价格战隐患不小,会引来众多投机者,导致司机团队良莠不齐,滋生套牌、刷单等乱象。企业将过多精力和财力放在价格战上,难免对安全、服务等环节放松要求,会带来低服务、高风险等问题,拉低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对网约车行业来说,加强安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调度运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不能靠补贴解决。

(摘编自2018年4月2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材料三:

当所有人都在围观滴滴与美团在网约车市场的厮杀竞争时,3月27日,高德地图以“公益顺风车”概念正式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用“不抽取佣金”的方式低价抄底早已火热的网约车市场。相关功能在成都、武汉两地首发上线,之后将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高德高调打出公益牌,在强调自身“新公益、新顺风、永不抽佣”的同时,不忘记对行业抽佣惯例进行科普:“因为有些平台在占据市场之后,为了获取营收,又不断提高抽取用户佣金的比例,一般约为车费的10%。而高德公益顺风车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坚持对用户不抽取佣金,让顺风车回归绿色的共享出行方式。”高德的加入让原本已经血雨腥风的网约车战场更加复杂,瞬间进入“三国”模式。这场网约车之战背后其实是对平台、生态、入口的争夺,更是对线下支付场景的重视。

(摘编自2018年3月31《封航车讯》)


材料四:

《长沙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管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实施一年来,对网约车行业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沙网约车愈发规范,市民打车更加安全放心。网约车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服务优先于价格”的消费理念逐渐在消费者中普及。业内人士表示,网约车在新政后的变化体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今网约车行业已结束价格竞争的1.0时代,进入拼服务、拼运营的2.0时代,而网约车行业的良性竞争,最终将让乘客获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综合竞争的2.0时代,竞争的核心仍集中在规范管理和规范发展上。对此,各大网约车平台也在悄然改变,希望通过良好的管理制度引导从业人员提供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网约车的市场前景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从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未来只有切中用户的痛点,围绕价格、细分服务和安全等方面开展有序竞争,让消费者在价格、服务和综合体验上有真正的获得感,才能让企业和行业长足发展。

(摘编自2018年3月30日《长沙晚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应对“美团打车”上海上线运营提供的优惠,“滴滴出行”也推出了减免措施,网约车市场大打价格战。
B.从材料二看,近年来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这是网约车得以快速发展的背景。
C.高德地图推出的顺风车业务以“不抽取佣金”方式进入网约车市场,是一家完全致力于公益的打车平台。
D.政府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管理,客观上对企业发展更为有利,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打车也更加安全放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网约车平台的价格战对乘客来说并不意味着都是实惠,因为低价竞争背后都会隐藏着服务恶劣、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
B.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用户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滴滴打车”占据绝对优势:用户在选择打车平台时也更愿选择大品牌。
C.有的网约车平台通过低价占据市场后,又不断提高抽取用户佣金的比例,这实际上是违背网约车“共享出行”的属性的。
D.网约车平台之间激烈竞争的实质是对未来分享经济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也是高德在竞争激烈之时还进入这一行业的初衷。
E.当下网约车行业已不能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而应该在价格、服务、安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竞争,这样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约车市场健康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加法与减法

安黎

有人说,人的前半生是在做加法题,后半生是在做减法题。

此言不谬,但也不完全对。

为何说不完全对?依我之见,做加法与做减法,未必就要分出个年龄段来,前半生照样可以做减法,后半生同样可以做加法。问题的实质,倒不在于何时做何题,而在于题的具体内容究竟为何。也就说,需要重点拷问的是,加应加什么,减该减什么。

人的前半生确实有点儿像是在做加法题:年岁在叠加,身高在增长,知识在累积,阅历在丰富,见识在扩充,鞋子越穿越大,走过的路越来越长,见过的面孔越来越杂,就连跌过的跤,碰过的壁,流过的泪,都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越来越苦涩……凡此种种,之于人的成长,既大有裨益,又不可或缺。毕竟,人不能老滞留于童年,不能已经七老八十了,仍然不知天高地厚,不谙寸短尺长。

在某种程度上,人颇像一个拾荒者。年少时,无忧一身轻,腹内空空如也,手拎的篮子也空空如也。但走着走着,却感觉篮子越来越沉,及至某一天,竟拎着篮子沉重得难以迈动脚步了。

篮子沉,一定源于篮子里装的东西太多;东西太多,一定是装载了不该装载的东西。年少之时,人最应做的减法题,就是对欲壑的填埋遏制和对欲望的脱脂减肥。人不能没有理想,但理想不等同于妄想,更不等同于贪欲。理想是有根之木,孕育并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而妄想则是天边的云霞,人倾其一生也无法触摸它。比妄想更危害于人的,就是贪欲。贪欲是躁动的灵魂扯出的一张大网,力图将鱼虾一网打尽,将功名利禄悉数据为己有。贪欲发端于诱惑,以霸占为目的,而人在追逐的过程中,往往罔顾法理,突破仁德。贪欲是一根绳索,一旦在人的心里生成,就会牢牢地套住人的脖子,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挣脱它的牵引和纠缠——它有可能将人送向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也极有可能将人活活地勒死。

前半生人要做的减法功课,就是戒贪戒欲,使自己不被妄念所挟持,不被名利所拖累,从而在做加法题时,能够轻装上阵,步态从容。

人活至半世,犹如爬山登临山巅,接下来要行走的,皆为缓缓降落的下坡路。遍览过高低,目睹过荣枯,历经过鲜花的簇拥,也遭遇过荆棘的羁绊。坐于山石之上,卸下肩上负载,笑待人间恩怨,默然秋云来去,无视霜叶红黄,一种置身红尘之外的超然,轻荡于心间——活明白的人,爬山达顶,已领悟人生的真谛,深谙幸福的内蕴,于是不再纠结,不再怨愤,不再对世俗的虚名牵肠挂肚,不再对世态的热冷耿耿于怀,不再为仕途的坦荡而殚精竭虑,不再为利禄的斩获而趋之若鹜……把该放下的都放下,就是在做减法题。从生命的角度,年少时每过一年都会增添一岁,年迈时每过一年都会递减一岁。相较于年岁甘蔗般地被一截一截地剁去,人生的后半场,并非唯有减法,而无加法。当然,加法主要集中于俗眼与俗心无法企及的精神领域,比如经验的厚积,威望的隆升,胸怀的开阔,道德的彰显等。

并非所有的加法,都具有正面的价值;也并非所有的减法,都具有消极的影响。加法题与减法题是否可做,而且一做就答案正确,并不取决于对加减法的选择,而是取决于加减法的内涵。

韶华易逝,该加时一定要加,该减时一定要减,如此,才不至于做错人生的这道大题目,也才能使万紫千红的生命考卷免于遭受污墨的涂染。

(选自《美文》2017年22期,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别人的观点,作者在认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定的否定,在作者看来,人生的加法减法不必看年龄段,而应将重点放在加什么和减什么上。
B.作者认为,人的前半生好多方面都处在上升期,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人生确实是在做加法题,这是人成长的必然。
C.从文章内容看,贪欲比妄想更可怕,贪欲是天边的云,是一张大网,是一根绳索,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
D.在作者看来,活明白了的人到了后半世,经历丰富,能够坦然地看待一些事,看透了人情冷暖,不再贪恋功名利禄,心态更加平和。
2.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运用了设问修辞,在自问自答中,表达了对“人生加法减法”的看法,既引出作者的看法,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
B.第四段运用了排比修辞,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详细讲述了人生在前半世时的经历和各种提升,文笔流畅,语气贯通。
C.作者在论述“理想、妄想、贪欲”三者的区别时,运用了比喻修辞,几个喻体生动、贴切地表现了三者的特点和区别。
D.文章倒数第二段将加法和减法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辩证地对加法和减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加法的缺点,减法的优点。
3.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文章围绕加法和减法,从“人的前半世和人的后半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指出人生前半世要戒除贪欲,后半世要提升精神境界。
B.本篇文章观点明确,内容丰富,在分析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使说理更加形象,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C.这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整句,其中主要是使用了排比句。语言铿锵有力,整齐典雅,整篇文章文采斐然,内涵丰富。
D.本文从体裁上看是哲理散文,在分析过程中侧重摆事实讲道理,只列举少数人物事例作为佐证,但这并没有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2020-04-14更新 | 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够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公鸡”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丢鸡”“找鸡”“得鸡”“杀鸡”四个阶段,线索清晰,叙述井然有序。
B.王五是小说重点描述的人物之一,因为小麦家的公鸡丢失,他无端地背了偷鸡的黑锅,小说以“黑锅”为标题,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
C.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还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D.小麦夫妇猜测他们家的公鸡是王五偷走的,是因为王五既穷,又不好好地侍弄土地,收的粮食只够填饱肚子。
E.写王五在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这既是情节的合理发展,又为下文写“杀鸡”做铺垫。
2.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
3.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19-02-27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五万元的父爱

赵丰华

要不是父亲捎信,说病危要见儿子最后二面,志刚是不会回来的。

那条幽深的小巷,青苔比以前更多了。两边土木结构的房屋,破败不堪,路边张贴着拆迁告示。志刚知道不久这片老房子就会从这个小镇上消失。

这些低矮的房子,早该消失了,志刚心里想。

志刚小时候,跟着一瘸一拐的父亲,穿行在这低矮房子间的巷道里……父亲是捡破烂的。

“爸,这儿有烟盒子……哈!这儿还有个酒瓶子!”爷儿俩欢快的笑声,在窄窄的小巷中飘荡。

在志刚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脏兮兮的。父亲有时候也讲卫生,志刚的杯子要用沸永烫过,吃饭 前要志刚用肥皂洗手……

“喂!志刚,校门口那个收垃圾的是你爸爸?”

志刚与父亲的话越来越少。每天上学,志刚跑在父亲前头,把父亲远远的甩在身后。父亲一颠一颠地紧走慢赶,累得气喘吁吁。

日子一久,父亲好像懂了些什么,不再和志刚一道出门。

志刚长太了,一遍遍的问:“爸,我的亲爹娘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把我交给你!”

父亲沉默。志刚就砸碗扔盘子,然后一甩门跑了出去……

“娃,你认命吧!等你有出息了……我会把一切告诉你的。”转眼,志刚初中毕业了。

“爸!我要出去打工了,你给我凑点路费吧!”父亲拿出一叠钞票,交给了志刚,父亲的眼圈红红的,嘴角抽搐了几下,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

志刚走的头一天晚上,父亲买了几斤猪肉,做了许多……志刚从小到大,还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

那晚,父亲一夜都在为志刚拾掇包袱。父亲几次走到志刚床前坐下来,静静的看着躺在床上的志刚……

几年来,志削在外面颠沛流离。他抱怨自己的身世,夜里,常常捶胸顿足,诅咒上苍的不公平。

志刚推开虚掩的房门。黑魆魆的屋子,静得令人发慌。志刚径直向墙角的那张床走去。

“刚儿,你……回来了!”

父亲挣扎着要坐起来,志刚忙躬身扶起父步。

父亲颤抖的手在枕头下面摸出一个小包来,他从小包里取出一张照片递给志刚。

“刚儿,照片上的孩子就是你!你的父亲原本是生意人,只可惜染上了毒瘾,几十万的资产都快耗尽了……他们求我收养你,给了我一个存折,要我带上你走得远远的,这个窝堋原本是我搭的,我带着你走后,你父母就住进了里面……你父母说存折本的钱是他们最后的枳蓄了,如果不交给我, 他们会花光的……存折上的钱,我一分都没用……”

志刚接过存折一看,上面赫然写着“5万元整”。

“爸,我……我对不起您!”志刚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微笑着又躺下去了,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志刚慌忙背起父亲,冲出这片低矮的房子,向镇医院跑去……阳光洒在爷儿俩身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父亲居住的环境,寥寥几句便表现出志刚对儿时成长的这片土地的复杂感情。
B.通过志刚的回忆,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扑面而来。小说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C.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从志刚对父亲的不理解不接受到对父亲的感激,为读者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
D.文章几次提到那破败低矮的房子,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却是温暖。这样的细节描写能更好地凸显父爱的无私。
2.小说中的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请感受小说结尾划线句的妙处。
2018-02-1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