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柳永(约971-1053) > 《望海潮》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2 题号:6792816
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以下,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生活的反感。
D.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太守。
【知识点】 《望海潮》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烟柳”后三句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人口的繁庶。
C.“云树”三句由郊外说到市内,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D.这首词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2.谈谈“绕”“怒涛”的艺术表现力。“珠玑”“罗绮”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展现杭州的哪方面特点?
2021-03-11更新 | 3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登相位。
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原意为天然壕沟,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反映了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2.有评论家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请简要分析。
2021-07-07更新 | 3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首“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一开头便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自“烟柳”开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
B.上片用“怒涛、霜雪、天堑”等色彩鲜明有气势的词,展现大潮劈面奔涌而来的气势;下片用“清嘉”等优美舒缓的词语,突出西湖清幽的美景。
C.作者善于运用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千骑拥高牙”,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表现了柳永词婉约的特点。
D.本词全篇构思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形容得体,极力铺叙描写,体现了柳永词慢词的特点。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6-12更新 | 3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