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61 题号:685115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①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③。

[注]①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②二陵:指崤山南北二陵,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③指白衣送酒的典故,晋代王弘遣白衣使者送酒给陶渊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点出写作的时间、事件和目的,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诗。
B.首联交代了望仙台是由汉文帝修建的,十分详细描写了在望仙台所见的景色。
C.颔联表面写了望仙台景色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在感慨历史的变迁。
D.第五句与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抒发的感慨一致。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B.三、四句以乐景写哀情,“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
C.五、六句借描写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画面,透露了诗人的心情。
D.七、八句写诗人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感情表达委婉含蓄。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02-23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chá):小舟
A.一、二句中“徙倚”意为徘徊留恋,“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三、四句描写了暮春衰败的景象: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五、六句写清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2020-10-26更新 | 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陵送李十二

唐.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送张四

唐.王昌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注:①李十二:即李白。李自排行十ニ,时方漫游巴陵潇湘。②公元748年(天宝七年),王昌龄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此诗作于诗人龙标尉任上.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陵送李十二》,开头“摇曳”二字点明分别的地点是在船上,船是摇曳着的,心也是摇曳着的。
B.《巴陵送李十二》,“蒹葭”句用了双关的手法,既写秋江风景,又兼用《蒹葭》怀人意。
C.《送张四》,三、四两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伤之情。
D.《送张四》,全诗以景物描写烘托、渲染诗人的满怀愁绪,而韵致深婉,情味浓郁。
2.试比较王昌龄的这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说明。
2020-01-19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