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68817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B.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C.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中最后一段的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E.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也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会得到自然的,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环境事件深刻印证了这个警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树立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存哲学观,对自然给予尊重顺应、保护,从而建成和谐美丽家园。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该理念提出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展现了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不仅为中国,更为唤醒整个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将会证明,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所蕴含的崭新的发展政绩观、生存哲学观、生态伦理观,不仅为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行动指南,也为其他各国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有益借鉴,并对全球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孙洪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1.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本方略蕴含的价值意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绿色发展方向,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B.推进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C.指引中国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做全球发展的领导者。
D.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庇佑,文章据此提出了要保护自然的论点。
B.文章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并提出了要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C.文章在阐述生态危机正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后,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方略的现实意义。
D.文章论证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阐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略和这一基本方略所蕴含的价值意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B.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才能得到自然的庇佑,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C.人类命运是共同体,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要协同发展。
D.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略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保障。
2019-09-30更新 | 1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2018年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奈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截至今年12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卫星共33颗,包含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18颗北斗三号卫星。2019至2020年,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0午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

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

我国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及“一带一路”地区,系统建成后,这些地区均将获得优于GPS系统的精准定位。

其他所有定位系统只接收太空信号,不与通信卫星进行任何交流。而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最典型的应用是可以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

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没有网络的地方,安装北斗系统终端的用户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能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该技术将被用于紧急救援、野外作业、海上作业系统。

更重要的是,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的指挥端机可进行一点对多点的广播传输,为各种平台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摘编自中华网军事2018年11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分类应用中,位次排列在前三名的产业是车辆监控、信息服务与车辆导航,占据着总份额的69%。
B.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应用于民用方面,在测绘和绘图、海用、授时、娱乐消费、军事,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微不足道。
C.2013年至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2018年开始大幅度提高,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到4000亿元。
D.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市场在2013年时规模较小,仅l46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翻了接近两番,预计2020年可达到l080亿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建设完成,中国自主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北斗系统,正式为世界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服务。
B.北斗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需要在轨工作卫星33颗,走出了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道路。
C.北斗系统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这些地区获得的数据通信链路能校正误差,其精准定位优于GPS系统。
D.北斗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任何没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便定位自己的位置。
3.与其他定位系统比,北斗系统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
2019-04-03更新 | 1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唐初年,国门未开,虽然历史上不乏张骞、班超、朱士行、法显等先贤的“通西域”之旅,但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由于地理、气候、语言、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简直就是微型神话。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惊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惊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

据目前资料,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正是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就神话渊源而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影响之一是首次加入神话人物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后世《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另一神话人物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他曾邀请三藏法师在天界水晶宫讲《法华经》,作为奖赏,赐隐形帽、金环锡杖、钵盂三件法宝。

由于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文奘是得道高僧,然终为凡人,以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世界,所以取经途中所见所闻不过是西域之道里风俗,所历险难也不外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毒虫猛兽的危害。而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媒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这样人物必然有超越常人的生活逻辑:他能腾云驾雾,变化作法,自然灾难不足以成为其对手,故必须引入妖魔鬼怪;为了保证取经成功,他到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宫求得护法之宝隐形帽、金环杖、钵盂各一件,这就使作品引入了神;一般得道高僧只是精通佛理而已,既不能长生,又无诸般神功可言,所以取经对象必须是一位若即若离、至高无上的佛主。这样,神、佛、魔三者齐集,作品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此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亥奘取经,历难无数,《西游记》作九九八十一 难,历难的主要模式是降妖伏怪。而这无疑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首见。今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以确定的历难故事为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髦龙。三难数量虽少,但意义远大。它将历史上玄奘所历"此等危难,百千无以备述”的情形拟人化,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这三个除妖故事也为后世《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基本类型。

(摘编自2017年4月28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唐初年,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玄奘去西域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
B.《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奠定了《西游记》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C.在“西游”这个故事中,猴行者亦人亦猴,亦仙亦妖,他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
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把三藏的历难情形拟人化,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为妖魔鬼怪。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二书的情况,意在证明大唐初年的闭关自守。
B.文章介绍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为了证明该书对《西游记》创作的影响。
C.文章由古籍中的神话因素到猴行者神话形象的加入,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西游记》的故事基础。
D.文章围绕《西游记》神话故事的形成这一中心,从多个侧面进行阐述,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唐西域记》是最早记载玄奘取经史实的一部史书,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所记颇具神奇性。
B.《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主人公,直接奠定了《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
C.猴行者到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宫求得隐形帽、环锡杖和钵盂等护法之宝,这就使作品引入了神。
D.如果《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没有相关的历难故事,《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就不会有基本类型。
2019-02-26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