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70663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清朝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的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的估计,汉亡时人口超过千万户。
B.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C.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D.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
C.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讨伐匈奴,因此造成了东汉棘手的边疆问题。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两汉的疆域及兵力威势相差不大,汉武帝竭全国力伐匈奴,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东汉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
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这种统治政策很好,两汉一直贯彻这一政策是英明的。
D.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呢?

至少在东汉之前,对通行的解释是。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种以为前提的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

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有效法之义。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的见解。

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首穷经之,而是将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

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孔子之,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道迩”与“闻名遐迩”中的“迩”都解释为“近”。
B.“服膺”与“义愤填膺”中的“膺”都解释为“内心”。
C.“中肯”与“木直中绳”中的“中”都读作“zhōng”。
D.“皓首穷经”与“皓月里”中的“皓”都读作“hào”。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是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
B.体验日常人事,可以达到“自觉”。
C.明代郝敬认为“学”不等同于读书。
D.学习进步的快乐与别人是否知道无关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以前强调“学”能够使人“自觉悟”
B.宋明理学家认为“学”的意义是效法先贤。
C.孔子主张的“学“以完善自身人格为目的
D.孔子之“学”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技能。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孔子学说中“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可以判断“学”的态度。B.“习”不能够理解为“练习”。
C.思想伦理必须要实习、实践。D.“习”可以将理论与实际打通。
5.现代人应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提出你的建议。
2023-07-18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观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观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

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本”价值观。二,仁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

(摘编自赵汀阳《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1.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不太适用于特殊的群体。
B.普世价值落实为事实后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
C.能使人们共同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
D.西方现代价值观误导人类的心灵,不是普世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西方价值体系的片面性、中国价值观的优势、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价值等三个角度来说理。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条分缕析,论证严谨,非常具有说服力。
C.文章的观点是中国价值观才具有普世意义,并用了“汶川救灾”、一些“中国观念”等作为论述依据。
D.文章最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并蓄。
3.下列对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区别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价值观突出“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中国价值观更关注“他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
B.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解决“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护”这一问题;中国价值观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
C.西方现代价值观是单调的、片面的,常常使人陷于可怕的孤独与痛苦的境地;而中国价值观却能够使人们摆脱孤独的存在。
D.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优先,因而责任、美德、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缘化;中国价值观倡导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
2022-08-19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好与沉沦

王岳川

刘欢曾经这样表述他对流行音乐的感觉:“流行的东西如果不是美好的,就会成为流窜。”我知道,这是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说出来的话。

是的,“美好”这个品质对艺术而言太重要了。著名美学家康定斯基说:“艺术是人的活动。它的意义在于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遗传密码,艺术精神的内涵要放在横纵两轴上考察。所谓横轴是指“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维度,纵轴是指“天——地——人——神”的四重境界。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纵轴的意义,只有与天地往来,才能将小我的悲哀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相连,才能超越有限的世俗而贴近无限。失去了纵轴的制约,艺术将因失落了精神向度而堕落为玩闹。

有人认为中国美术界是在西方美术的摹品下长大的。从真品到摹品,再到劣质的印刷品,美术的精髓在一次次的复制间流失,以至于我们对着模糊不清的图片很难有涤荡心灵的震撼感。有一次,我应邀参观中央美院院藏古希腊雕塑《萨摩色雷斯的尼开》的一个摹品。走进展厅,我顿时被她的壮丽摄住了,完全折服于胜利女神尼开那巨人般的形体、昂然的身姿和坚定的步伐。她临风而立,双翼鼓满了强劲的海风,飞扬的衣裙、前倾的身躯,无不流泻着万丈豪情。艺术不只需要完美的外在形式,它更要求一种强大的精神内涵。

有鉴于此,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古希腊的艺术那么自然健康、生机勃勃?为什么中世纪的艺术那么沉滞呆板?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神秘缥缈?为什么现代艺术那么沉重痛苦?

这里牵扯到本体论的问题。古希腊艺术崇尚自然本体论,追求和谐之美。古代先民用质朴的眼光观察世界,他们惊讶于自己身体所蕴涵的力与美,并热情地歌颂这毫不怪诞的壮丽与毫不怯懦的英勇。中世纪艺术为神学本体论所笼罩,上帝成为永恒和绝对之美,人的肉体和现世生活变得充满罪感,再也无法呈现出古希腊曾有的那种健康活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成为新的本体论,“人”这个一度失落的主题被重新发现。但只要神的影子还在,人对自己的表现就总显得局促不安、羞羞答答。所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可能明朗,她只有走向神秘和幽微。

现代艺术是情感本体论的产物,艺术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画家不再追随自然,他们与自然平行着工作,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借艺术超越苦难深重的现实。一去不返的童年,奇异诡吊的梦境,残酷的战争,无情的疾病和令人窒息的死亡都成为画家表现的对象。后现代艺术是本能本体论的体现,将欲望外化并投射到机器上,成为许多后现代作品的创作思路。

几千年过去了,艺术本体论一步步从无所不包的自然下降为悬在人类头上的神灵,再降为人的头脑,人的心,最后终于降到了人的下半身。本能的欲望被无限地夸大,并毫无节制地弥漫开去。在欲望的迷雾中,后现代艺术成为一种捣蛋解构的艺术,除了颠覆和平面化,似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存在的理由。要知道,轻易被记住的,也会同样轻易地被遗忘

于是,我得问问,在美好走向沉沦的途中,艺术能记住什么?历史又能记住什么?

(选自《艺术美学四题》,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要用艺术的美好与光明来影响人的内心黑暗,让艺术作品回归艺术本体论本身,这才是艺术家的真正使命。
B.艺术只有与天地往来,将个人遭际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相连,才能超越世俗,创造出永恒的作品,否则就会媚俗。
C.艺术不需要完美的外在形式,只要求强大的精神内涵,比如古希腊雕塑《萨摩色雷斯的尼开》的馆藏摹品就是这样。
D.许多后现代艺术作品不再追随自然,无限夸大人的欲望,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其实这是本能本体论的体现。
2.请简要归纳全文的论述层次。
3.结合全文,阐释“轻易被记住的,也会同样轻易地被遗忘”的内涵。
2019-01-25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