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71127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以创建“宜居·宜养·宜游”为目标的“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区别于农业小镇、科技小镇、互联网小镇、创新小镇,它有一个让人更加充满想象力,诗意、美丽、富有亲和力的名称,是一个让我们人类更加向往和追求的地方,更具有包容性,更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据了解,我国“森林小镇”或者生态价值最好的地市集中在南北“四十八”地区,北部包括黑吉辽、内蒙地区,南边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两广、云贵川等省份。这些地区除了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丰富外,还具有海拔错落有致的特点,更适宜成为“森林小镇”先行先试的试点地区。

专家一致认为,建设“森林小镇”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在盘活现有森林资源存量的同时,扩大森林资源的增量。我国目前人均森林面积只是世界的1/4,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在守护金山银山。

建设“森林小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在组织领导和支持政策中提出两条支持渠道: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当然,“森林小镇”建设光靠政府投入不行,还需创新投融资模式。在森林小镇的建设方面,应该发挥多种机制的作用,不仅要吸引开发银行政策性资金的介入,还要搭建更多的平台,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形成共建模式,更有利于特色小镇发展。


2012年-2017年中国森林旅游游客数量及创造社会综合产值统计

(摘编自《中国森林小镇研究报告(2017)》)


材料二: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但学者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而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

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开发尚不到位。一方面,小镇文化挖掘没有充分联系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没有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依托,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小镇无特色文化或特色文化不鲜明,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小镇特色的表现力尚有待加强。一些小镇的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筑遗址上,未能充分拓展到饮食、风俗等日常近距离体验领域,从而难以形成紧密的多层次文化氛围。

调研中,学者们还发现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目前森林小镇建设与林场改革结合度不够。

首先,在林场改革中,国有林场需要对“办社会”职能进行剥离,场办学校、场办医务室和承担的其他社区功能逐步从林场中剥离出来,绝大部分要移交给当地政府承办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建制划转,场内事业编制需要进行缩减。如何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促使他们再就业成为林场改革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另外,建设用地问题由于牵扯面广,矛盾不容易解决,已成为制约林区以及森林小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新浪财经《森林特色小镇之争:不仅有高颜值,还要有高业绩》)


材料三:

到2020年惠州将建设26个省级森林小镇。

每到傍晚时分,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瑶蓝森林公园里,就会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里悠闲地散步游憩。公园里树木葱葱,“啾啾”的鸟鸣声,让这里增添了一份寂静。

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山清水秀,葱葱郁郁。瑶蓝森林公园、石马山森林公园、蓝田文化广场、乌妮夫滨河公园……在这个偏僻的乡镇,处处是公园。跟城市里的公园不同的是,这些农村里的公园最大的特点,便是浓浓的绿意。

去年9月,蓝田瑶族乡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森林小镇”,成为惠州首批省级森林小镇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86.07%、全乡有古树群落7个、绿化覆盖率达到40.8%、公园绿地19.2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8.4m2……如今的蓝田瑶族乡,处处都被绿色包围着。“生态环境秀丽、人文景观优美、乡村风貌整洁、乡土文化厚重、可憩可游、美丽宜居”——这是外界对该乡镇的评价。

(摘编自《南方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森林小镇属于特色小镇的一类,不过它又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不同,它更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我国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森林面积只占世界的25%,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保护森林资源。
C.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特色文化。如果不能充分挖掘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那么这一森林小镇就可能难以开发成功。
D.森林覆盖率高、人文景观优美、乡土文化厚重等条件,是惠州蓝田瑶族乡成功创建森林小镇的重要因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2年至2017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翻了一番,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增加到原来的两倍以上。
B.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促进森林小镇发展的措施,材料二主要介绍森林小镇目前遇到的问题,二者都很客观理性。
C.材料三用惠州瑶族乡的例子,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开发成功的森林小镇的状况,但语言的主观色彩过浓,不符合新闻的客观性要求。
D.三则材料有的是政府研究报告,有的是网络新闻,有的是传统报刊报道,三者都关注同一话题,可见森林小镇已引起广泛关注。
3.如何促进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2019·云南曲靖·一模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流浪的弦音

安庆

捏掉头顶的一片树叶,秋天了。瞎子那年说:“我想认个干娘。”瞎子每走一个村都这样说着他的愿望。

瞎子唱的是地方戏,小段子、整轴子的戏都唱。唱得累了,停下二弦嘘口气,瞎子说:“俺想认个干娘。俺娘死得早,俺……”瞎子很伤心。

瞎子再接着唱。瞎子连个干娘也认不下啊。

瞎子不服气,不服气的瞎子那年终于认下了一个干娘。

那是在瓦塘村,瞎子听见树叶落进水塘“噗”的声音,瞎子拉完了最后一个音,它似一种断帛之声,瞎子擒住了一片树叶,几滴泪落在那片叶子上。

瞎子的两手还执着那把二弦。瞎子知道面前还蹲着一个人。别人都走远了,蹲在跟前的人说:“孩子,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瞎子的手颤了一下。“你愿认吗?”瞎子这次听准了。“娘。”瞎子“扑通”一声跪下,二弦响了一声,像从他心里跑出的一个音符。

干娘去扶他。干娘说:“给娘拉一曲吧,算认娘曲。”

瞎子说:“娘,阿炳也是瞎子,我就给娘拉阿炳的《二泉映月》。”

场地静着,稍息之后,弦声骤起,尔后弦声悠悠扬扬起来,一泓泉水在瞎子的弦声中流淌着,一弯月儿映照进池塘。瞎子看不见,但瞎子知道干娘的身边又站满了人。

曲终。干娘起身说:“孩子,娘给你做饭去,今后再来瓦塘,你不用吃百家饭了。”

“娘!”瞎子的泪“哗”地流出来。

那年瞎子二十一岁。

瞎子依然到处去拉他的曲子,唱他的坠子。瞎子习惯了游走,瞎子脚下的路就是手里的那根棍子。瞎子和干娘有一个约定,就是每双月的十九回一次瓦塘村。瞎子说:“娘,我不能天天待在瓦塘,我还要出去唱坠子呢。”

干娘说:“记住,娘等你。”

每一次走时,干娘都把他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问干儿往哪个方向去,然后孤独地瞅着瞎子远去的身影,看天上的几只鸟儿叫唤着伴着干儿往前走。那是她家房檐下的鸽子。有一次,是夏季,十八的中午雨就下来了,十九还未停。干娘打着伞在村外的十字路口等瞎子。不见瞎子的身影,干娘心里急得慌。干娘沿着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再回来;又沿着另一条路往前走,走一段还不见瞎子,再回来……

从另一条路回来时,干娘看见路口站着一个雨人。干儿说:“娘,我踩着脚下的路知道泥路上走过一个人,娘,我连累你挨淋了。”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回了家,干娘为他换衣裳,又赶紧为他做姜汤。

每次回来,干娘都给他烙那种很香很香的饼,把他身上的衣裳换了洗了。干娘好啊,干娘让他的心里有了娘,干娘使一个瞎子在漂泊的路上有了一个温暖的驿站。

瞎子的心就动了。

那天瞎子说:“娘,你想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吗?”瞎子说:“十三岁那年我接连失去了爹和娘。在一个雨天干爹把我拉回了他家,干爹说要从此养我做儿子。那个女人就是因为干爹收留我而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干爹的,从此干爹就一直养着我,我们爷儿俩相依为命……”

干娘紧紧攥着他的手。

干娘说:“儿的命苦。”

瞎子说:“爹知道我认了个好干娘,一直想当面来谢谢干娘。”

干娘握着瞎子的手点着头。

瞎子的干爹和瞎子一起来瓦塘是一个秋日。瞎子和干爹走进院子时,一群鸽子往高处飞,又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瞎子听干爹干娘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脸上就有笑漾起来。

后来瞎子对干爹干娘说:“爹,娘,你们都是苦命人,你们握握手吧。”瞎子说着把两双手往一起拉。

两双手就紧紧地握住了。

瞎子把手也握上去。

三双手紧紧地握住了。

干爹和干娘的脸上都有了泪。

瞎子坐下来静静地展开二弦,一曲乐儿悠悠地漾起来,时光慢慢地从他的脸前滑过去。

瞎子依然走在路上,手里的棍子就是脚下的路。瞎子走着走着就禁不住想:我终于找到能和爹在一起的娘了。

瞎子想着,棍子击地,竟然在路上唱起来。

(选自《此岸的时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瞎子听到蹲在跟前的人说“我是个寡妇,你愿认吗?”时手颤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精妙地写出了瞎子既惊喜又略带犹豫的心态。
B.小说把普通词用得有味,如“干娘攥着儿子的手往家走”中的“攥”写出了干娘对干儿的贴心疼爱,“竟然在路上唱起来”中的“竟然”突显瞎子喜悦到忘情的程度。
C.鸽子在小说中的出现并非闲笔,它们叫唤着伴着瞎子飞,烘托了干娘对干儿远去不舍的心情,它们在院子里旋着不远离,烘托了相亲相依、感情交融的气氛。
D.小说结尾写瞎子欣喜,和开头写瞎子伤心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合乎读者对遭遇不幸的人同情的心理,增强阅读快感。
2.小说画横线的句子三次描写弦音,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演奏者的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3.小说通过苦难和温情的交响揭示主题,请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简要分析苦难和温情的交响,然后概括小说的主题。
2019-04-10更新 | 1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客。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B.本文③到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C.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D.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2.根据②至⑦段对奶奶的描写,简要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
3.本文反复出现“老海棠树”,这一形象在文本中起到哪些作用?
2018-01-12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
B.概括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共性,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C.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人们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
D.古人类充满智慧,能够从众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之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所以从某个意义上而言,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B.事物的性质与事物不可分离。形容词是对事物性质的抽象概括,当人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形容词才有可能出现。
C.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辩证发展。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用具体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这种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便是象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维的宝贵资源,因而,当下对古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
B.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这说明古代东西方人的思维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因而,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
D.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辩证地发展,推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
2018-05-05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