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7189550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书咄咄:晋代殷浩被废职后,心中愤愤不平,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②且休休:唐末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山西中条山,建造了一座“休休亭”,并作《休休亭记》。③一丘一壑:用班嗣语,指寄情山水,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语本《汉书·叙传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病中所见秋天的景色。起句写枕簟变凉,溪堂乍冷,“冷”字的妙处在于写出了身体触觉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B.“断云”句写水面上的风光。漂浮在水面的烟云随黄昏临近渐渐消散,呈现出一幅开阔、苍茫的画面。
C.词的下阕头三句有两个三字句、一对叠词,音节短促,悲愤和自适的情感相交织,后归于“一丘一壑”的自得其乐。
D.这首词表现出辛弃疾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词的下阕语言简短,却一连化用了多个典故,精微要妙,不着痕迹。
2.“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注]①齐庵:当在灵山,疑即词中之“吾庐”,为稼轩游山小憩之处。②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即描写灵山群峰的宏伟气象,连续使用“叠嶂”“万马”“众山”等多个意象,先声夺人,气势不凡。
B.上阕末尾写“吾庐”周围既有如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有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暗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C.词人在上阕写山水之“形”的基础上,下阕以古代人事传山水之“神”,这种写意笔法别具一格,韵味无穷。
D.“新堤路”一句以问作结,表达词人期待偃湖早日落成的急切心理,希望在此山间,更添烟水潆潆的新景致。.
2.词人认为灵山“雄深雅健”,他是如何描绘灵山风景“雄”“雅”的特点的?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020-02-13更新 | 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朝中措   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

【宋】辛弃疾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值重阳,杨世长即将参加礼部试,词人与世长小聚,创作此词,寓意深远。
B.词人难以排遣心中的“愁”与“怨”,所以尽饮杯中之酒,读来令人感伤不已。
C.“花残人似,人老花同”以花自比,道出了英雄迟暮、人花俱老的现时之悲。
D.词人用“东篱”之典,以陶渊明自比,含蓄表现了不满朝政、隐逸自适之志。
2.“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看似跟“小集”时的人与景无关,但却有着绝妙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1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2018-11-12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