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7207811
【知识点】 刘禹锡(772-84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始闻秋风

[ 唐 ]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颜状:容貌。拳毛:攀曲的马毛。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 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0-07-15更新 | 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曾任过监察御史,当时元稹被贬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府士曹参军。②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③郢:今湖北荆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兴手法,以碧玉般竹鞭的名贵,暗示赠鞭者的高尚,赞扬之情跃然纸上。
B.通过“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作者流露出对友人的酬赞,对竹鞭的珍重。
C.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舒适的生长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璧州竹鞭的名贵。
D.尾联写诗人和友人并辔同归京时,以竹鞭策马敲镫的逸兴,展现了诗人的乐观豪健之风。
2.本诗的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1-05-10更新 | 1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是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作者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二人均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千。
C.颔联用了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生动贴切。
D.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E.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0-05-01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