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兴化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期中 2017-08-03 2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__,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 不难发现,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破釜沉舟   牢不可破   无所事事B.孤注一掷   颠扑不破   人浮于事
C.孤注一掷   牢不可破   无所事事D.破釜沉舟   颠扑不破   人浮于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B.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C.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昨天心浮气躁,有唐突处万望海涵。
B.您的管见让我获益良多,在此谨表谢意。
C.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
D.前月所借之书已读讫,不日璧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题。

孔坦字君平,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东 宫建,补太子舍人,迁尚书郎。

咸和初,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寻属苏峻反,坦与司徒司马陶回白王导曰: “及峻未至,宜急断阜陵之界,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至,可往逼 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先人有夺人之功,时不可失。”导然之。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是袭朝廷虚也,故计不行。峻遂破姑熟,取盐米,亮方悔之。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 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及峻挟天子幸石头,坦奔陶侃,侃引为长史。时侃等夜筑白石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咸 惧来攻。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 动,决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果如所筹。时郗鉴镇京口,侃等各以兵会。既至,坦 议以为本不应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等犹疑,坦固争甚 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又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 如坦计。

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自陈吴多贤豪,而坦年少,未宜临之。王导、庾亮并欲用坦 为丹杨尹。时乱离之后,百姓凋敝,坦固辞之。导等犹未之许。坦慨然曰:“昔肃祖临崩, 诸君亲据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限。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 肉,任人脍截耳!”乃拂衣而去。导等亦止。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 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

坦在职数年,迁侍中。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 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咨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 怏怏不悦,以疾去职。

疾笃,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 问邪!”冰深谢焉。俄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脱:失去
B.遂使东门无限                                限:险阻
C.遣郭默屯大业                                屯:驻守
D.陛下春秋以长                                春秋:年龄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坦少年时就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名声,精通《左传》,会写文章。
B.与苏峻作战的过程中,孔坦通过观察天象而料敌动向,并分析敌情作出正确筹划。
C.平定苏峻后,孔坦慷慨陈词,讲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当上了丹杨尹。
D.孔坦认为皇帝不应只委政王导,而应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从而违逆了王导。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
⑵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
9.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坦任职时有哪些特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夔州途中。②轲峨:孤高状。③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2)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加以概括。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1.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曹丕《典论》)
(8)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竹排嫂(刘心武)

制竹排的原料,一是竹子。大货车运来竹子,卸下,先要破开,再截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在截好的竹板上打孔。再就是比较细的钢筋,用来将打好眼的竹板串起。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能套住钢筋头的扳子,将露出竹排两边的钢筋头掰弯,箍定竹排;另一种是钢筋段两端有螺纹,将螺母旋进去箍紧。这并不是轻松的体力活儿,本应由男子汉来干,但是如今镇子附近的村里,留守的男子多是老弱病残,于是,形成了竹排嫂大军。她们生产出的竹排,隔几天就有大货车来装走,老板望着满载的货车远去,笑逐颜开,竹排嫂们则盼着运竹子的货车到来,那样,她们就可以继续挣钱了。她们挣的是计件工资。每天东方发亮她们就来,露天干活,中午不回村,自带馒头,就着花生米,喝老板供应的开水,吃完喝完,稍稍说笑一阵,再接着干,直到天光模糊。收工时当着老板的面点数,算下来,每个竹排嫂平均每天能挣80元,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收入于她们至关重要,在城里务工的男人虽然每天的工资比她们高许多,但是要等到春节前,才能领足工资,若是大小老板拖欠,还得抗争一番才能把钱带回家,因此,竹排嫂们每月一结的收入,便是家中老小生活的切实支撑。

羊群有头羊,竹排嫂里有“头嫂”,她男人恰好姓祝,包括老板在内大家就都叫她竹嫂。竹嫂五官端正,身体健壮,皮肤黧黑,嗓门特大。她男人在北京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往往是,下小雨了,竹嫂带领姐妹们退进简陋的檐棚下,继续制造竹排;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套个雨披,还干,直到瓢泼大雨倾泻而来,她才罢休。她儿子上小学,放了学,就来工地找她,她让孩子趴在制造好的竹排垛上写作业,后来,另几位竹排嫂也让自己的孩子放学过来,几个孩子一起写作业。竹嫂有时会去院外小店,买来小瓶的奶发给孩子们吃。

有次老板进的竹子,破开后飞出粉尘,显然那竹子是让虫子啃过了,老板还让制成建筑工地用于蹬踩的竹排,竹嫂就抗议:“不行!建筑工人踩上去不安全!”老板说:“知道你男人是干那个的,可哪能那么巧,偏赶上他去踩呢?再说,这样的竹片也不至于就会踩折!”竹排嫂们的男人都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听了老板这话,一窝蜂反驳,一个说:“她男人没踩上,我男人踩折了摔下来你偿命!”一个说:“谁踩上也是个地雷!”竹嫂就跟老板说:“我们还给你拿它做竹排,不过不是做建筑工地用的,做成养羊用的那种!”养羊的竹排承重不用那么讲究,而且,竹片之间要留缝,好让羊屎蛋漏下去,当然,批发价也就低许多。老板不愿意:“最近哪有来要那个货的啊!”竹嫂就做主:“姐妹们,这批竹子咱们就给他弄成养羊用的!”又对老板说:“你不能赚黑心钱,你要有良心!做成的羊排给你码得齐齐的,早晚能销出去!”老板退让了:“好吧好吧,你个竹嫂,还真惹不起你!”

来了个新手,原来是在鞋厂打工的,鞋厂生意不好,被裁了,来做竹排。为了计件多得,她串竹排的时候,本该在上好螺母以后,用锉子把露出的螺纹锉花,以防螺母在运送、摆放过程中震松,她却省略了那道工序,直到收工前,才被竹嫂发现。竹嫂不依,那新手说:“你倒比老板还狠,哪有那么巧的事,偏我做的就散架!”吵到老板那里,老板对那新手说:“你的男人,是在城里收废品吧?你要不跟竹嫂她们一条心,我也不敢用你了。我出的竹排为什么供不应求,口碑那么好?就因为在我这里干活的媳妇们,男人全在城里建筑工地干活,她们的心思,是质量的保证。你想干下去,就得听竹嫂的,连我也得让她三分!”结果,那天竹排嫂们加班,把那新手做的竹排一个个找出来再加工,她们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唱起了流行歌曲……(有删改)

12.小说第一段详细介绍竹排的制作原料和方法有何作用?
13.小说最后两段中老板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14.竹嫂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5.请探究小说结尾竹排嫂们“不再争吵,而是一起唱起了流行歌曲”的丰富意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美从何处寻(节选)

宗白华

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

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

⑥诗里所咏的光是可以先后活跃的,但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

⑦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16.联系全文,分析开篇引述王维的诗的作用。
17.请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
18.怎样理解第段中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还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30.85简明、连贯选择题
4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5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达准确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6-90.65其他隋唐作者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00.65刘禹锡(772-842)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2-150.4其他小说  戏剧
16-180.65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六、作文
190.4写作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