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723418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知识点】 陶渊明(365-42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八)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绁:捆绑,束缚。
下面对诗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青松生在东园,平日里被深草掩没了形姿,一旦严霜降临,百草凋零,它挺拔的英姿常青的秀色便卓然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B.五、六两句表明,一株株的青松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中为此等景观感到诧异惊奇。
C.诗人有时手提酒壶流连于青松之下,有时从远处瞻望青松之姿,表达出对这位卓然不群的“高士朋友”无比的敬仰爱慕之情。
D.结尾两句看似突兀,实则最有深意:人的生命有限,弥足珍贵,更不必把自己束缚在仕途尘网之中,应如青松一样,保持独立自由的高洁品格。
2020-10-20更新 | 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交接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指车马。③墟: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④披:拨开。
1.对这首诗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语调悠然自在,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描绘了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B.开头四句侧面写“静”,诗人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
C.中间四句着意描写生活的动态,继说之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营造了纯朴的动人氛围。
D.最后四句说明作者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是作物与耕地。
2.分别概括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所写内容的情感。
2017-03-14更新 | 1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四)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殄:灭绝,消灭。②绁(xiè):系,拴,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说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青松之孤。
B.众草等“异类”被严霜摧毁,才显出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
C.诗人用“连林”反衬“独树”,表现出独松的寂寞冷傲、孤芳自赏。
D.“提壶”二字回扣标题,但“抚寒柯”“远望”则暗示陶渊明饮酒意不在酒。
E.“吾生梦幻间”大意是人生如梦幻泡影,流露出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
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哪些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8-02-0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