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3 题号:723863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捣衣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叙事,叙写诗人的行迹,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2.诗歌后四句诗人抒发了思归之情,是如何抒发的?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18高二·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7]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在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C.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D.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9-03-14更新 | 3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对《登高》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领起全篇。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视线由下而上又由上而下,动静结合中寓动于静。
B.颔联紧承首联。萧萧而下的木叶,滚滚而来的江水,蕴含着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怀。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重阳登高、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D.全诗四联,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诗歌沉郁顿挫,明代胡应麟称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B.《登高》颈尾两联表现情感。诗人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道多病残生。尾联又写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C.《登岳阳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寄予着杜甫的诸多感慨。
D.《登岳阳楼》颈联叙述身世,凄凉落寞,意境由狭而广。尾联笔力一转,以“戎马关山北”的博大胸襟,与颔联恢弘伟丽的自然气象相得益彰。
2022-12-22更新 | 3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梓州登楼①(其二)

杜甫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注】①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此时史朝义被平定,安史之乱结束,梓州,在四川东北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在写登楼远望看到故园的满园春色,以及诗人想离开蜀地的心情。
B.“定”是对客观形势的介绍,“存”是表明对国家形势发展的乐观判断。
C.“冷”与“繁”、“厌”与“思”构成鲜明对比,写出了诗人许多经历。
D.尾联是诗人的想象,两句连接紧密,一气贯注,诗人的感情也达到高潮。
2.本诗与写于公元767年的《登高》都是杜甫的登高之作,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3-12-09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