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72424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上池州李使君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可惜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之于上古                                   参:检验。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赋这种文体源于《楚辞》《诗经》,把散文的章法和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对偶和排比。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声的作品。
B.《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位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C.《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庄子散文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016-11-18更新 | 1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关于《阿房宫赋》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自然段,写了阿房宫的来历、外在规模形状和本体建筑。
B.文章第2自然段,写了宫人奢侈的宫廷生活。
C.文章第3自然段,叙写秦的豪奢,秦的灭亡,阿房宫被烧毁。
D.文章最后一段,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2020-03-20更新 | 1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
B.《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C.根据文意,《阿房宫赋》一文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D.《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屈从、贿赂暴秦,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2017-04-20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