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 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6 题号:747498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为掌管户籍、科举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B.漕运,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C.盐课,即中国古代的盐税,是中国历代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始见于夏朝。
D.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2021-07-30更新 | 26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官吏有关退休之意的说法有很多,如“致仕”“ 请老”“告老”等。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于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这也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C.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以此形成了天干地支纪年法。比如庚子、戊戌都可以指年份。天干地支也可以用来纪月纪日纪时,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
D.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比如褒扬之意的有文、武、明、睿、康、景等字。
2020-11-06更新 | 5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时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
B.陶渊明的家叔陶夔曾官至太常卿,“太常卿”是当时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职。
C.《归去来兮辞》的“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押韵,注重平仄。
D.“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之典来源于西汉兖州刺史蒋诩,后成为隐士居所的代称。
2019-09-19更新 | 2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