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荀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751558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馆舍秋夕

唐·杜荀鹤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

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选自胡嗣坤、罗琴《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

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屋外寒雨萧萧”“屋内青色烛火摇曳”,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B.“鸿雁”取“鸿雁传书”之意,引起“思”;“彻云”处用夸张手法,突出“苦”。
C.颈联写诗人因寒冷而难以入睡,“寒冷”既指外面天气之冷,也可指诗人的心境。
D.诗人因怀一腔报国之情而离别故土,但现实却充满太多无奈,于是心生归家之愿。
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荀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开篇指出弟侄虽然生活贫穷,但意志并未消沉,依然执着于学业。
B.诗人赞美自己的弟侄处于世道纷乱之时,却不受外界的影响,勤奋修业。
C.虽处“干戈地”,却修“礼乐风”,颔联凸显了诗人弟侄卓然高洁的品格。
D.诗人勉励弟侄不要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年少时付出的辛苦于终身有益。
2.诗歌的颈联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分析。
2020-04-09更新 | 13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雨

(宋)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

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

千峰故隔一帘珠。


①这首诗约作于宋孝宗乾道年间,诗人在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

旅舍遇雨

(唐)杜荀鹤

月华星彩坐来收,

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

一时和雨到心头。


①坐来:顿时、顷刻;坐,表示无缘无故。
②岳色:即山色;岳,山色高大的山为岳。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旅途中遇雨,杨诗写的是白天的小雨,杜诗写的是夜晚的急雨。
B.杨诗起笔写“雨”,杜诗曲笔写雨,但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山色在雨中迷蒙的景象。
C.杨诗明快清新,活泼自然,体现了“诚斋体”注重表现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风格特征。
D.杜诗由室外写到室内,将“一时”和“十年”对举,构建了一种时空错落的意境。
2.古人论诗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3-01更新 | 4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 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于冬末泛舟潇湘,以记游述怀的一首清逸之作。
B.首联就题起句,自问自答,点明创作目的;“残腊”即题中“冬末”。
C.颔联紧承第一联,从买鱼、饮酒等生活细节具体展现泛舟潇湘之乐。
D.作者在尾联表示要采江山之美以入新诗,使得新作传诵到都城长安。
2.颈联写“猿”“雁”,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18-03-07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