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759569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 ②柿蒂:院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的是旭日东升的时候,诗人登楼远眺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
B.第二句写诗人踏沙而行所见:沿钱塘江岸修筑的防潮大堤在万道霞光中闪着银光。
C.“红袖”代指织绫女子,“青旗”代指酒家。 颈联一句写妇女织绫,一句写游人沽饮,句中意象色彩艳丽,极具画面感。
D.尾联运用比喻的手法,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草木青翠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生动逼真。
2.白居易的这首七律颇为众人赞扬,但也曾有后人对此诗的第三句“涛声夜入伍员庙”提出批评,认为此句与诗歌所写白日春望之景不协调。 你对此持什么看法? 请简要陈述。
【知识点】 白居易(772-84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注】①溶溶:宽广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之中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
B.颈联转写动物,描写塞外鸿雁急飞、邻家鸡啼,以反衬晚秋之夜的寒冷而漫长。
C.此诗所写月夜的氛围是气势恢宏,色彩皎洁幽丽,用这种恢宏衬托个人的渺小。
D.此诗语言浅淡:浅,就是浅显通俗,不饰典故,不用深奥之语;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
2.请结合颔联所写到的意象,赏析这一联写景的艺术效果。
2021-11-02更新 | 2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元九:指白居易的好友元稹。此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途中。
1.诗歌前两句是如何形成鲜明对照的?
2.“循墙绕柱觅君诗”在描写上有何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01-09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注】

唐·白居易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注】此诗作于江州司马任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诗人整日坐在松下,与下句的“行”相对,突出诗人无事可做。
B.诗的第四句以“澹无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淡薄、无欲无求、安贫乐道。
C.诗人以“流年过”“白发生”写出不知不觉中光阴如水般流逝,自己已华发暮年。
D.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在任内轻松自在、安逸闲情的欣喜。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
2020-06-26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