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6 题号:142796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注】①溶溶:宽广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之中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
B.颈联转写动物,描写塞外鸿雁急飞、邻家鸡啼,以反衬晚秋之夜的寒冷而漫长。
C.此诗所写月夜的氛围是气势恢宏,色彩皎洁幽丽,用这种恢宏衬托个人的渺小。
D.此诗语言浅淡:浅,就是浅显通俗,不饰典故,不用深奥之语;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
2.请结合颔联所写到的意象,赏析这一联写景的艺术效果。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下列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境,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
B.王诗先写荷花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C.白居易的惜荷之作,写出衰荷的萧条之状,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D.白居易写衰荷,是表现衰荷独立萧条秋意,花儿不残,叶儿未倒的清峻之意。王翰《题败荷》中,诗人把荷花写得楚楚动人,充分表达了陶醉夏日西湖美景的愉悦。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8-05-16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湖中

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5岁,三月四日除苏州刺史,五月五日到任。某秋日夜泛太湖,写了这首吟诵太湖的七言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出游时间,描绘一幅水天一色、湖水青绿、湖滨树影重叠的夕照图。
B.颈联情感炽热,刻画出一个喜欢音乐、喜欢喝酒、酒醉后还要写诗的诗人形象。
C.颈联用词精准,“幸无”与“何妨”两词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太湖美景的喜爱。
D.尾联写诗人和随从夜宿湖上,照应题目,点明题旨,收束平静自然,韵味幽远。
2.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写景是本诗的一大艺术特色,请结合颔联加以赏析。
2020-07-22更新 | 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注]①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诗人称病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②四皓:避秦乱隐商山的四位须眉皓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人。③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其侄疏受因年老同时辞官,为世人所称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离别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离别的背景,并且叙述自己曾经几次离别长安,体现了诗人仕途的沉浮。
B.颔联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先前大都是被贬出京,心情压抑急促;这次出京是自己请求辞去官职,从容不迫。
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之后,受到皇帝优待,回到东都洛阳,享受二疏一样的欢乐。
D.尾联阐述追名逐利像一张张大网,把人们紧紧捆缚起来,白居易挣脱这张尘网之后才发现要想摆脱这张大网很难。
2.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留别时的心情是快乐的,那么请你谈谈白居易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