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7814140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唐·宋之问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江】①本请作于诗人贬官南行中,②裛():通“浥”,打湿的意恶。③鬒(zhěn)发:黑发。

1.开头四句,点明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
2.这首诗运用了以景村情的手法,试作赏析。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2018-11-23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赴阙(1)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2)。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1)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2)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红叶萧萧,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D.颈联写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黄河咆哮着流向遥远的大海,绘声绘色,意境壮阔 辽远。
E.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8-02-10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秦苑、汉宫等眼前实景叠合山雨降至时的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中的“行人”可指友人,也可指诗人自己。“莫问当年事”饱含作者的沉痛之情。
2.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11-15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