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795438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叹(其三)

杜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呼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①《秋雨叹》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宰相杨国忠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②谁比数:没人关心。③衡门:贫者所居。④《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反锁”写出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环堵”写出了诗人家境的贫困。
B.颔联写无惧风雨的“稚子”在雨中欢呼雀跃的情景,反衬出“老夫”的衰老。
C.颈联借胡雁欲高飞而不能来比喻诗人自己身居困厄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处境。
D.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雨中寥落的情景,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及国事的感慨。
2.诗人为什么“叹秋雨”,请结合全诗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断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与他的《登岳阳楼》一诗风格接近。
B.第一句描写风急天高、猿声凄哀的情景,奠定了全诗“感伤悲凉”的感情基调。
C.颔联巧妙运用叠字,“萧萧”描写落叶飘零之态,“滚滚”描摹长江汹涌之状。
D.第五句横向展开,“常作客”叙写诗人作为客人常年在外,心情由此倍感凄凉。
2.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第七句中“艰难”的理解。
2021-06-30更新 | 3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城下

【唐】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时所作。②仅:几乎,将近。③图南:语出《庄子·逍遥游》,“﹝鹏﹞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谓﹝鹏﹞南飞,南征;后遂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泊舟岳阳城下所见的江河千里、山城百层的阔大景象,气势宏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颔联上承首联,对仗工整,由近而远,由大及小,描写了清江泊舟、冷风寒灯之景,衬托出孤独悲怆之情。
C.诗人重视炼字,颔联中的“翻”“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岸风翻动暮色中的波浪,雪花飘洒于寒灯上的景象。
D.颈联抒发了诗人前途未卜、心绪茫然之感,表明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诗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
E.此诗为五言律诗,意象丰富,意境壮阔,富于节奏,承转自然,情景呼应,浑然无间,显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蕴含的思想感情。
2019-02-13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圆月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此诗作于天宝15年(756)秋,因安史之乱,杜甫被禁长安,亲属避乱在鄜州。②虚幌:轻薄透明的帷帐。③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④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⑤未缺:指圆月。⑥列宿:众星。
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     
A.五绝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
2.对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诗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
B.两诗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
C.两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
D.两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
3.两首诗的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
2022-12-16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