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李贽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82739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选自《童心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童心说》的作者是明代______,“《语》”指的是____
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作者对“六经”等书的评价。
【知识点】 李贽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亮圜视钱塘,喟然叹曰:“城可灌耳!”盖以地下于西湖也。淳熙五年,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数语侵澹,澹闻而嗛之,即檄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由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而辛弃疾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亮自以屡遭大狱,归家读书,所学益博。是时,熹与亮往复论王伯之辨。叶适曰:“同甫既修皇帝王伯之学,上下三千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夫其指,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

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攉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孝宗在南内,宁宗在东宫,闻之皆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斤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虽为布衣,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选自李贽《陈亮传》有删节)


【注】①种放:北宋隐士,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后来被诏到京城。②伯,即“霸”。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入,不报:回复B.群臣进迭谏 更:轮流
C.襟三江而五湖 带:引入、带动D.本图宦达 ,不名节 矜:自夸
2.下列各组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他日国士也 今臣亡国贱俘B.盖以地下于西湖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C.何罪之有 彼且奚适也D.而刘夙婴疾病 凌万顷之茫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葵担任郡守时读了陈亮写的《酌古论》后,便断言陈亮日后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等到周葵执掌朝政,常指使朝中学子去拜见陈亮。
B.陈亮渡江而回,每天和县邑的狂士喝酒,因喝醉了乱说大话而被人中伤下狱,被拷打得体无完肤,幸亏皇帝干涉才得以幸免。
C.陈亮与朱熹就“王伯之辨”又多次激烈的争论,叶适认为陈亮的学说都是今人没有讲到的,朱熹对陈亮的观点虽不认同但也不想改变什么。
D.陈亮在光宗策选进士时状元及第,被朝廷授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然而还没等到上任,在一天晚上突然去世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2)而辛弃疾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20-01-01更新 | 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为煮糜炼药,旦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馈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医视脉,为煮糜练药。                         躬:亲自
B.旦暮其手,问所苦。                                置:放下,搁下
C.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入册
D.传其事以焉。                                          劝:劝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我不幸疾矣                  ②妆成每秋娘妒
B.发囊                            刺寡人者,受人赏
C.其数而封识之               吏民,封府库
D.①举世混浊,清士        ②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B.名士大夫咸与疑交。
C.人用是多疑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4.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译: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译:
2017-06-03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又与焦弱侯

[明]李贽

郑子玄者,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盖彼但见今之讲周、程、张、朱者,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

黄生过此,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足,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今之道学,何以异此!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患得患失,志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


【注】①李贽(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赘,号宏甫,又号卓吾,又别号温陵曙上等。②抽丰:指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也作“秋风”或“打秋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                       哓哓:争辩不休。
B.兹尚未                                     厌:厌倦。
C.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穿窬:穿壁越墙,即偷盗。
D.挟数万之                                     赀:同“资”,财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敢欺我以为游嵩少                       敢上璧
B.志高官重禄                                 星火
C.挟者重                                        重为乡党
D.安能傲然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       则施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一个黄姓书生打秋风的故事,来批判那些假道学,并为那些人挖空心思、名利双收的行为感到可耻。这样的故事既通俗易懂,又幽默风趣。
B.作者爱憎分明,既赞颂了郑子玄质朴笃实,有羞耻之心,不肯讲学,又批判了那些趋附权贵的假道学,尖锐揭发了自宋代程朱理学发展而来的明代理学家的真面目。
C.作者认为,郑子玄之所以不肯讲学,是因为他目睹了现今的所谓圣人和山人欺世获利的丑恶行径,且不想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肯綮。
D.本文叙事生动,说理精辟,笔锋犀利,把商人与所谓山人进行类比,认为他们都是可鄙的。由此,作者进行深刻反省,以完善自我品行。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
(2)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
2020-07-2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