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831442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

韩愈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驱”“逐”两字让人感受到春风吹拂,春雪漫天飞舞的景象。
B.“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通过对比,表现了这场春雪的范围之广。
C.“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从正面表现了春雪下得久、下得大。
D.结尾写农人因春雪带来丰收的希望而相互庆贺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农人的关心。
2.请简要赏析“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知识点】 韩愈(768-824)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赵子(节选)

韩愈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

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

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注】①赵子即赵德,潮州人,揭阳,唐属潮州管辖,今属广东。韩愈因谏宪宗迎佛骨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改授袁州(即诗中说的宜春,今属江西)刺史,欲邀赵德同往,赵德拒之,韩愈作此诗以别。②相:选择,区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为官之地远离长安,但他觉得幸运的是能够与赵德这样的朋友交往。
B.赵德拒绝同韩愈一起前往袁州,韩愈摆头笑问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
C.赵德自言早已和隐士相约去观海涛,不能因为随诗人去袁州而改变约定。
D.这首诗别具一格,既不表关心劝慰,也不抒不舍伤感,而是写人生见解。
2.诗歌最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触?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胸怀?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3-02-21更新 | 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诗题可以明确,这首诗诗韩愈在傍晚时分写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的。
B.首联紧扣标题中的“晚”字,第一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
C.擘絮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传神,苏轼写的“岭上晴云披絮帽”与之相似。
D.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代指官场,“兴偶动”、“情久厌”直抒胸臆。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09-29更新 | 24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

山石荦确(2)行径微(3),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4)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5)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6)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7)?

嗟哉吾党二三子(8),安得至老不更归。[1]


注释:
(1)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二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一般认为本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慧琳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等人。
(2)荦(luò)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
(3)微:狭窄。
(4)佛画:画的佛画像。
(5)疏粝(lì):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6)当流:对着流水。
(7)比喻受人牵制、束缚
(8)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以白描手法,写诗人“黄昏到寺”时所见的自然风光,既有蝙蝠自在飞舞的动态景致,又有“芭蕉叶大栀子肥”的静态美景。
B.七、八两句写寺僧热情招待诗人一行,亲自“铺床拂席置羹饭”,但诗人觉得山中饭菜比较疏粝,仅能填饱饥肠而已。
C.前八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与下文所写“为人靰”的幕僚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篇末的抒情议论作了充分的铺垫。
D.本诗是一首古体诗,诗风朴实平易,洋溢着真挚之情,状写出美妙之景,从而生发出无限的诗情画意.
2.这首朴素简洁的记游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7-05-15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