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84319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

1.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 (       
A.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
C.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
D.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B.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
C.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的例子论证烛之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爱国者。
D.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
3.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
B.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时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时口才可以解救危难。
C.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
D.有才有德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的典籍汗牛充栋,但真正的“经典”却屈指可数。其中尤以《五经》最为重要。《诗经》是《五经》之中最特殊的一种,它既是“经”,也是“诗”:它也是《五经》之中最重要的一种,出现时间最早,最为可靠,“精金美玉,字字可宝”(渠启超语)。“五四”以后,《诗经)因其自身的特质更多地被视为“文学”。而纵观两千余年的经学历程,我们不难断言,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还应当说是其“礼乐教化”的功能,以及由此所造就的“诗教”传统。

形成于西周初年的礼乐制度,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诗”“乐”不分,《诗经》天然地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三百余篇,其内容丰富,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因而其“诗教”意义,也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诗经》遭遇“泰火”,但仍得以保全。汉兴。传诗者有鲁、齐.韩、毛等诸家。经过东汉前期的今、古文斗争。《毛诗)流传渐广,又因郑玄总结诸古文经师的成果,兼采今文经说,为毛氏《诗诂训传》作笺,终于大显于世,成为后世诵习《诗经》的主要读本,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版本。《毛诗》之所以能够超越“三家诗”,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其《诗序》的存在。及其“依序解诗”的补实学风,最终“把《三百篇》做了政治课本”(闻一多《匡斋尺牍》)。《毛诗》之“序”是诗经学史上最为错综复杂、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宋代以后,对“序”的态度,成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重要的分水岭。而“五四”以后,不少学者甚至将《诗序》视为《诗经》研究的最大障碍。当今也有学者基于《诗序》明确提出的“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种,莫近于诗”,将《诗经》对于社会安定与世俗教化方面的巨大功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序》对诗教的规范做了明确的总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所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在汉代确立其地位的《毛诗》及其“诗教”传统,经魏晋面北朝的演变,在唐代得到系统性的强化,汉唐诗经学也由此达到顶点。唐人在汉代“美刺”现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挥《毛诗》的“雅”“颂”之政教功能,并将其用于日常政治活动之中。同时,唐代的料举考试,也突出雅、颂的作用和意义。宋代以后,理学大兴,但《诗经》的政较功能一直不曾弱化,其影响依然不减。科举时代,《五经》取士,《诗经》是学子必读的教科书。由学而仕,士子表率社会,进而影响四野,经典就这样一代代如春雨润物无声。

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典章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它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中国这片土地虽也饱经灾难,但社会依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之气,百姓温柔敦厚,经典的教化和滋养,不能说没有功劳。

(摘编自马庆洲《<毛诗>中国礼乐制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在《五经》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堪称“精金美玉,字字可宝”的经典。
B.《诗经》虽然有“礼乐教化”的功能,但他的“文学”特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C.《诗经》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与和谐的作用。
D.《诗经》虽遭遇了“秦火”,但得以保全,经过东汉前期今、古文斗争,《毛诗》流传断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以《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是它的”礼乐教化”的功能为中心论点逐层分析论证。
B.文章引用名人的原文来增加文章的说明力,如引用闻一多的话来阐述《毛诗》能够超越“三家诗”的原因。
C.文章列举“五四”之后学者们的争论事实论证了《毛诗》之“序”是诗经学史上最为错综复杂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的观点。
D.文章以《诗经》与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关系为前提,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和之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毛诗》成为后世诵习《诗经》的主要读本,原因甚多,而郑玄在其中的作用居功至伟。
B.“五四”以后,《诗序》被视作《诗经》研究的最大障碍是因为《诗序》内容销综复杂。
C.科举时代,《诗经》是学子必读的教科书,随着宋代理学兴起,“诗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D.唐代《毛诗》中“雅”“颂”的政治教化功得到强化,而“风”的政治教化功能却被忽视了。
2019-03-04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租车司机

刘易斯

我刚从法学院毕业的时候,是那样的自信而又雄心勃勃,我想往上爬,跻身于上流社会并且财运亨通,我想出人头地结交法律界名流。但我没有料到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办得极不顺利。

那天,我的上司派我到名叫新缪灵的农村小镇,给一名叫奥利弗卢肯斯的人送传票,当我到达新缪灵这个小镇时,所见到的情况使我的情绪一落千丈。那里的街道像淌着烂泥的河流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唯一使人看着顺眼的是那位车站的邮递员。

我告诉他我想找一位名叫奥利弗卢肯斯的人。

“我有一辆出租车,我把它开出来,咱们一块开车去找卢肯斯,他玩的大部分地方我都知道。”他如此开朗友好,以至我被他的热忱深深地感动。他开出车来喊道:“喂,年轻人,这就是你的四轮马车。周围的人都叫我比尔……”他那爽朗的笑声,仿佛把我当成他的老朋友了。而且他已经把为我找奥利弗卢肯斯当成了他的任务。我告诉他我是来给卢肯斯发传票的,而卢肯斯拒绝当我们的证人。

比尔把我带到贝内克家,兴高采烈地问道:“你们今天见到过奥利弗卢肯斯吗?他的朋友在找他。”贝内克看着藏在比尔身后的我,犹豫了片刻之后说道:“他可能到居斯塔夫逊那儿刮胡子去了。”

我们到了居斯塔夫逊的理发店。一位顾客说,他沿着旅馆那边大街散步去了。我们又到格雷理发店,主人说他可能到公共赌场去了;我们又追到公共赌场,人家说他露过一面,买了一包烟就走了。我们穷追不舍跟在他的后面,但总是找不到他,已过了午间一点钟,我感到很俄。

“叫我老婆为咱们做午饭,费用不会超过半美元,但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食。我们到瓦德峰上,一边吃,一边欣赏风景。”

比尔那乐观的乡村人的智慧对于我这个常有城市病的人来说非常清新。当我们坐在山顶上,眺望一片片绿油油的牧场和蜿蜒流过片片树林的小溪时,他用当地的方言土语谈论着新缪灵,解释着每一件事,无拘无束地嘲讽这里的人们。

这一天我对新缪灵的了解比在城里要多得多,因此,我爱上了这个地方。

我们离开森林和草地,继续寻找奥利弗卢肯斯,但还是找不到。最后卢肯斯的一位朋友承认:“奥利弗卢肯斯可能到离这儿3英里远的他妈妈家里去了。”

“我认识奥利弗的妈妈,她是个厉害得令人害怕的人。”比尔叹息道。果然,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高大而愉快的老太婆。但她听明来意后喊着:“我不知道什么奥利弗,也不想知道。”并从老式的火炉上抓住一只熨斗把我们赶了出来。

回城的路上,比尔的形象在我脑海里翻腾。我想着那些与高等学府和法律界不搭边的诚实而愉快的人们,激动不已。我找到了财富,我发现了新的生活方式。

我的上司差一点没把我给杀死,第二天我再次被派到新缪灵,一位和卢肯斯一起工作过的人和我一起去。

火车到达新缪灵的时候,比尔站在车站的月台上,身子倚在他的车子上。奇怪极了,卢肯斯的妈妈——那只母老虎正在那里和比尔又说又笑,没有半点气势汹汹的样子。

我的同伴问:“昨天你在这儿见到过他吗?”

“是他帮着你找奥利弗卢肯斯的?”

“是的,他帮了我很大的忙。”

“他应该帮忙,他本人就是卢肯斯!”当我把传票交到卢肯斯手里时,他的妈妈大声讥笑我,仿佛我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使我羞愧得无地自容,他们满怀友爱和善意,请我到邻居家喝杯咖啡。

“我把你的事情告诉他们之后,他们都焦急地盼着你的到来,卢肯斯指着周围的人,兴高采烈地说着,“他们是这个镇子里昨天没有见到你的仅有的几个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描写了“我”对新缪灵小镇的第一印象,为下文“我”对小镇感受的变化作了铺垫。
B.“比尔”明明就是卢肯斯,但他却始终没有承认,还带着“我”四处寻找,可见,“比尔”为人并不真诚,不肯做证人。
C.寻找卢肯斯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镇人生活的简朴,内心的真诚乐观,这正是与那些被物质欲望所左右的人的不同之处。
D.小说以“我”寻找卢肯斯为明线,以“我”在寻找过程中对小镇的感受的变化为暗线串联故事情节,文章条理清晰。
2.小说结尾处,“我”才明白“比尔”就是卢肯斯,但在前面作者已做了必要的伏笔和暗示,请对此加以概括分析。
3.结合全文,理解文中“我找到了财富,我发现了新的生活方式”这句话的意蕴。
2018-04-12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不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译得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时,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

(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朱生豪幼年热爱读书,勤奋刻苦,教会学校的背景使他具有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这为他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B.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C.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D.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莎翁的名句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
C.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和诸多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准确再现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E.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
3.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2018-10-26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