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现代诗歌阅读 > 体会情感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8540736
对何其芳的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散步的伴侣,我的河,

你在歌唱着什么?

我这是多么无意识的话啊,

但是我知道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你从我们居住的小市镇流过。

我们在你的水里洗衣服、洗脚。

我们在沉默的群山中间听着你,

像听着大地的脉搏。

我爱人的歌,也爱自然的歌,

我知道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

A.第一诗节,描写了流淌的河水,给人以隽永的回味。
B.第二诗节,进一步写河与“我们”的关系,更真切地更直接地抒发了对河的赞美。
C.结尾两行诗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对山水的热爱。
D.“我知道”两句诗,饱含丰富的哲理,引起人们深深的联想。
18-19高一·山东·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面是对《再别康桥》有关词语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A.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热忱欢迎的态度。
C.诗人为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D.用 “彩虹”来修饰“梦”,表明梦境的美好,也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
2017-11-08更新 | 13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对诗歌综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言已尽而意无穷。
B.诗人塑造了一位执着的思妇形象。阳春三月,在她眼里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C.“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向晚”“紧掩”这两个词语客观描写了当时傍晚的场景,比喻新颖又形象,叠词使意境显得轻倩柔美。
D.“美丽的错误”看似矛盾,细品便知其妙。“达达的马蹄”因敲响思妇希望重逢的心而美丽。但马蹄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我”只是个过客,因此对思妇而言又是个错误。
2019-07-09更新 | 4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树(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题目: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写出了树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B.前四行诗描写了树的实实在在的形象。
C.后四行诗写树的地下景观,暗含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D.诗人以树作为象征,把深厚的社会内容涵盖其中。
2020-08-11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