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现代诗歌 > 分析技巧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9954705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纤 夫

廖公弦

一个个埋头拉纤,

一个个躬着背拉船,

能拉走一天天,

能拉去一年年,

这几十条绳索,

拉着中国的时间。

我们向纤夫们致敬,

爱他们勤劳勇敢,

晨把太阳拉出,

夜把新月拉弯,

但是,别再劳驾纤夫,

去拉历史的航船。

A.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通过纤夫的形象歌颂中国劳动人民任劳任怨、勤劳勇敢的精神。
B.纤夫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化身,诗人借纤夫的形象对中国历史作了深刻的反思。
C.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诗的主题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D.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变革社会、加快历史前进步伐的愿望。
2019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B.《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1-11-12更新 | 14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致云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的不朽之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描绘云雀的形象,也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B.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写的云雀,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是理想的载体。
C.诗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如诗人、如少女、如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D.《致云雀》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新明快,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给人向上的力量。
2021-08-04更新 | 64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断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共4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中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019-07-0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