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357 题号:883827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这样的节日而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来写“思家”。夜深时诗人抱膝灯前,想象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渔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我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表达的不同意思和情感。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杏园中枣树

唐·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煦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1.第二句白居易用_______和“鄙”两个字形容枣树的外在形象。
2.有批评家曾这样评价此诗:“乐天此诗以曲笔状物,陡生波澜于前,豁然开朗于后。又,枣生杏园固已奇矣,更奈柳杞桃李君何!”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看法。
2020-03-09更新 | 1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府诗,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其五

白居易

春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注】①《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泰)山为小。”②颜子:即颜回,早卒,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老子和彭祖,相传都是长寿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几种事物和前人事迹,后两联写人生道理,二者紧密关联,脉络清楚。
B.颈联写何必恋生忧死,也不要嫌弃自己,厌恶人生,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C.最后一联进一步说明了生死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些许的消极情绪。
D.诗人用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抽象深奥的哲理,议论说理平白浅近,通俗易懂。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2020-02-05更新 | 3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待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由于冬至日是唐朝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思,感情朴实真挚。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与影相随,孤寂难耐。“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耐人寻味。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此诗塑造了漂泊异乡却恬然自安的诗人形象。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12-31更新 | 3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