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韦应物(约737-79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884125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生在涧边的野草,岸上树林的黄鹂啼鸣,带雨的春潮,野渡的小舟自然摆横。给我们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B.本诗所选的景物较平常,也显得平静,单纯是作者游玩所见所闻,没有露作者的心迹
C.“春潮”“野渡”也反映了作者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D.野草、涧水、树林、黄鹂、春雨、小舟这些事物构了一幅色彩浓烈的山水画卷。
E.首句的“独怜”,包含了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故人稀”点出诗人的处境,暗寓人事的变迁,以淡淡的悲伤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诗人的衣袖里仍保存着友人写的文字,这一细节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珍惜重视。
C.第四句将眼前人与昔日印象相比照,由此引起内心的波动,反映诗人对友人的关爱。
D.颈联用两个典型的画面,表现诗人与友人客舍对饮的畅快淋漓,江行唱和的兴致盎然。
E.整首诗意象绚丽丰富,风格飘逸豪放,在多个场景的切换中表现了情感的起伏变化。
2.这首诗的尾联笔法灵活,意蕴丰富,请你对此加以赏析。
2018-04-22更新 | 1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1.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2.试从虚写与实写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三四两句。
2020-05-27更新 | 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唐)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首联写出李主簿的居处环境,渡口本是过客往来的喧闹之地,但着一“古”字,气氛萧条落寞,暗示主人也非得志之人。
B.孟诗前四句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样使用大量意象叠加,都以日暮夕阳之色来统摄整体,营构萧瑟之境,滋长情蕴。
C.韦诗中的“寒山”切深秋时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生活境遇,“远来舟”牵引下联的“逢归客”。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D.两首诗的创作因诗人漂泊在外或忆友、或遇友而起,写景中都融入孤独惆怅的心绪,抒情上都有直接抒情的强烈表达。
2.“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人认为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否则诗意寡淡。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3-07-17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