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89579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已经20周年,2018年无偿献血人次超过1500万,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目前仍然有大量的病人急需临床等待输血,部分城市偶发“血荒”。在与死神赛跑的道路上,如何让更多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挽救更多的生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在探索一个机制,希望在大城市建立一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市,一旦出现血荒,这些队伍能拉得出来,参与献血,通过这种方式就很容易解决血荒问题。这些队伍要有一定的规模,不是十几个人,而是上百、几千人的队伍。当然,一些特殊类型 的血液只能靠特殊人群建立志愿捐献者队伍来解决”。

(摘编自《红会探索建立无偿献血志愿队》,《北京青年报》2019年3月11曰)


材料二:

(摘编自王翠娥、潘凌凌等《浙江省无偿献血人群人口学特征分析》,《预防医学》2018,Vol。30,No。3)


材料三:

日前,由西安铁一中6名学生提出的模拟“提案”——《关于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确保医疗用血充足供应的建议》,受到驻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杨正国的关注,并作为正式提案提交全国两会。

“2018年,全国范围内互助献血的取消,使无偿献血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度不高,献血人数比例偏低,各地差别较大;献血点设置不合理,中心血站覆盖供血半径较大;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费用报销流程烦琐,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献血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摘编自《6名高中生关注无偿献血“提案”提交全国两会》,中青在线2019年3月9曰)


材料四:

现如今,世界献血者日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各地都陆续推出精彩纷呈的献血活动。

美国为了鼓励人们献血用了各种各样的奖励办法。在密歇根州,献血者可以获得纪念T恤和帽子;在圣迭戈,献血者可以免费观赏鲸鱼;而克利夫兰市的红十字会更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献血者可以免费乘车到商业区品尝自己喜欢的饮料。

日本各地献血室正绞尽脑汁吸引年轻人献血。本土“动漫”风加上年轻人所钟爱的杂志和零食是日本部分献血站等候区的特色。献血者可以在采血时边看电视,边舒缓情绪,有的甚至还提供免费的美甲和按摩服务。献血屋不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备,更重要的是献血屋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服务细致,使献血者真切地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摘编自《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带你看看国外无偿献血》,浙江省血液中心2018年4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年龄自18岁起统计,体重女性自45kg起统计、男性自50kg起统计,可见,无偿献血是有年 龄、体重限制的。
B.男性献血者献血量<360mL的占比低于女性;随着年龄段的增加,献血者献血量<360mL的占比大体呈减少的趋势。
C.女性献血者献血量<360 mL的占比在体重45kg级时最小,50kg级时达到最高,然后随着体重级别的提升,占比逐渐减小。
D.从50kg级开始,随着体重级别的提升,男性献血者献血量<360mL的占比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女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海京认为除了一些特殊类型的血液引发的血荒外,其他血荒都可以通过建立一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来解决。
B.在2018年以前,全国范围内存在着互助献血,这种献血方式不能顺应无偿献血的发展趋势,因而最终被国家取消。
C.西安6名中学生针对中国无偿献血现状提出的模拟“提案”被作为正式提案提交全国两会,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关注。
D.如今世界献血日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各地为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根据地域、人群的不同推出了精彩纷 呈的献血活动。
3.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是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新的特征昭示了我们向费孝通意义的“乡土中国”告别。

在城乡中国阶段,公共政策必须以城乡平等发展为基础,而不是以消灭乡村为结果,只有城乡的平等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两个文明的共生、共融、共荣。将城乡中国而非城市中国作为一个阶段,将允许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生产要素在城乡有效配置,这样更有利于抵达城市中国,将城乡中国作为一种范式和结构形态,不是固守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形态。中国目前的城镇繁荣与乡村破败本身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城乡规划、土地、融资、产业、公共品提供等方面的二元分割,造成乡村产业窄化、农民发展机会缺失,乡村成为没有希望和生机的地方,更加剧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外流与生产要素的单向配置,把“城市中国”当成公共政策的唯一目标,是导致二元体制形成和长期维持的根源,越是单纯用城镇化来发展城市,就越是带来歧视乡村和城乡不平等发展。“城乡中国”这个阶段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关键的是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中国的提出,也是为了避免以乡土中国的公共政策惯性来处理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乡土中国形态,加上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结构转变更加固化了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产生巨大的路径依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乡土中国时期的认识和措施来应对城乡中国阶段的问题,导致决策思维与政策应对滞后于结构变革的需求,影响城乡中国的演化与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中国已经向乡土中国告别,中国已经处于城乡中国阶段,中国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历经结构进一步深化和二元体制的障碍解除,实现中国的结构现代化和伟大转型。

(摘编自刘守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于此,费孝通把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概括为“乡土中国”。
B.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个变化历近百年才实现。
C.大多数“农二代”之所以选择不回村、不返农,原因之一是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及农业的关系就不密切。
D.农民与土地、村庄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带来了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介绍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引出下面自己关于“城乡中国”的概念。
B.文章接着谈论对于中国社会形态已进入“城乡中国”的判定依据及其重要特点。
C.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社会形态变化转型后公共政策安排出现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D.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但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3.根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是费孝通研究、分析“乡土中国”时使用的重要概念。
B.在乡土中国阶段,大多数农民也离土、出村,但他们大多仍选择了回村、返农。
C.将“城市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一个阶段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D.乡土中国的治理思维和公共政策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现阶段需矫正。
2019-09-18更新 | 4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央财政在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了5亿元实施雄安新区“洗脸工程”,支持雄安新区正在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专门以“三线一单”(资源、生态、环境这三线和负面清单)优化新区发展;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基础,优化新区布局;以新区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白洋淀乃至京津冀环境质量改善;以绿色基础设施和智慧环保服务提升新区绿色建设水平,在新区建设运营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坚守生态空间、系统保护修复、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绿色先导、打造智慧环保和创新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把新区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且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新区。

       (摘编自董瑞强《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给雄安新区“洗脸”》)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徐赛男《雄安新区规划出炉,一所“未来之城”》)

【注】北京六环沿线以内地区(半径15-30公里),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核心区;六环至涿密高速一线地区(半径30-70公里),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拓展区;涿密高速以外区域(半径50-300公里),为首都政治文化功能延伸区。雄安新区刚好在第三层次,它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建设雄安是千年大计。

材料三:

雄安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高度重视历史遗迹与文化保护工作的精神,组织做好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在规划编制中体现文化先行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文化底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表示,新区规划要保护和传承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摘编自肖光明等《雄安新区建设欲守住文化底线:无文化传承 无雄安未来》)

材料四:

近日,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签署《雄安新区与腾讯公司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腾讯与雄安的合作拉开帷幕。马化腾表示,腾讯要与雄安“高频互动”。腾讯在雄安新区将在金融、城市、文化、产业、人才五个方面尝试创新。比如,腾讯金融科技实验室在雄安落地之后,腾讯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基于腾讯云的区块链服务等金融科技都将在雄安先行先试,拓展从民生到企业、政府管理的不同场景。腾讯集团副总程武则表示,腾讯在河北雄安端村学校发起的“艺术行动”,是以雄安新区为试点,携手腾讯课堂等产品,打磨线上+线下艺术教育的新模式,并逐步推广。互联网业界普遍认为,雄安新区将成为创新的“试验场”。       

(摘编自陈听雨《互联网企业瞄准雄安创新潜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保部环境规划院 (制订)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目标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区。
B.首都政治文化功能区(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延伸区三个层次(雄安新区位于)第三层次(涿密高速外距首都中心300公里内区域)。
C.雄安新区建设(高度重视)历史遗迹与文化保护工作(努力建设)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区。
D.腾讯集团(签署)与雄安新区的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在雄安新区)进行金融、城市、文化、产业、人才五个方面的创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支持雄安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化资源、生态、环境,中央财政向雄安新区投入5亿元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B.根据材料二,我们能够了解到雄安新区的区位及优势、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分三期开发的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C.雄安新区将固守文化底线,在规划编制中体现文化先行的理念,在进行城市改造开发时切实保护、利用好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D.根据材料二可知,建设雄安与建设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都是具有全国意义的千年大计。
E.腾讯集团首先在雄安新区试水,将设置金融科技实验室并先行先试金融科技,将试点打磨并推广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目前的工作内容。
2018-10-17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从结构上说,这段文字起到什么作用?
2.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B.“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
D.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3.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2018-11-28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