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高适(700-76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896229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2.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3.《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知识点】 高适(700-765)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在今湖南省长沙市附近。②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处,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颈联借景抒情,描写诗人送两位友人远去,不道眼前,反说去处,“秋帆远”“古木疏”意境较为狭浅。
D.尾联中的“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朝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情感。
2020-03-23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禁于长安时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也与颔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
B.杜诗与高诗中的“寒”字都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杜诗表现出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切;高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C.《月夜》一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笔法婉曲。《夜作》用语质朴浅近,精炼含蓄,寓情深微悠远。
D.杜诗和高诗都表达出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四海安定。
2.杜甫的《月夜》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对写法”,即诗人从对方落笔,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高诗在这一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赏析两首诗。
2023-01-07更新 | 21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燕歌行并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给予褒奖恩宠,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埋下伏笔。
B.“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了边塞诗的特点。鼓角齐鸣,旌旗如云,羽书飞传,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见敌阵森严。
C.“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厮杀,突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将军骄惰轻敌,不恤战士,一面是战士拼死苦战,一面是将军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2.《燕歌行并序》序言说“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那么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23更新 | 5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