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896654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数媒时代的“读者”衰微与“用户”兴起

(1)“读者”的衰微与“用户”的兴起,是数媒时代接受主体的一个深刻变化。

(2)这一变化的信息在最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事业中有着更明晰的提示。在我国,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多年前已在不经意间将其业务术语中的服务对象由“读者”替换成了“用户”。

(3)“读者”之“读”,在我们传统的“读书”行为中,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是一种“以心会心”,有一种谦逊的姿态。

(4)“读者”之“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表现为发声诵书。这种情况,东西方皆然。白居易《与元九书》自述其勤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如此勤奋读书而致“口舌成疮”,当然是诵读的结果。之所以必须诵读,则是因为文本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诵读断句,即所谓句读。而句读决定本文的意义,就此而言,诵读时代的读者应该拥有对文本意义的更大主宰权。但读者却要反复诵读,以致不惧“口舌成疮”,也要揣摩出作者“原本”的意味来,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读”的文化精神。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标点符号的发明有3000年的历史,但诵读时代的作者在写作时就没有想到要去采用它来断句表意。之所以想不到,说明读者没有给予作者想到必须采用它的充足理由。这可从一个侧面表明,诵读时代,

(5)一个广泛兴起的阅读社会,是一个由机械印刷开创的以默读为主导的社会。默读与诵读相比,具有个人私密性,类似于“密室”阅读。这在人文学领域形成了对个人经验和个人内心世界广泛而深入地发掘和交流,它与现代社会的标志——“个人”的诞生相互促进。因此,阅读社会的“读”,是一种“个人”性的灵魂相遇与心灵晤谈,并由此而促成阅读社会丰富的个人精神世界。

(6)阿根廷前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图书馆是一个充满鬼魂的地方。”试想,无论是荷马、孔子、蚁垤、屈原、维吉尔,还是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曹雪芹、托尔斯泰、马克思、鲁迅……他们不分时代,虽然曾经相隔千年,他们不分地域,虽然曾经相距万里,他们的精神或心意之灵都聚集在这里,以书籍的形式,并可以令人随意准确地访问其中任何一位;天堂还能有另外的模样序化这些灵魂的秩序吗,除了图书馆和图书馆的分类编目法?

(7)如果说,“读者”之“读”的要义就是“以意逆志”,是一个心智对另一个心智的探访,尊重与忠实文本仍然是其必要的阅读伦理;那么“用户”恰恰是对这种“读”的放弃,并在其放弃中重建用户主体与文本对象的关系,强调为我所用的“用户”主宰性。“读者”变身为“用户”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个阶段,其最初的表征就是历史上久经历练的阅读耐心的突然丧失。

(8)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数据:中国2000年无论电视的生产量还是拥有量均呈现爆炸式增长,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一段时期,印本文学书籍的销售依赖于“影视同期书”。

(9)如果说,“读者”变身为“用户”,最初的表征是阅读耐心的突然丧失,其接下来便是转而寻求各种替代阅读的技术,成为这些信息处理技术的用户。《华尔街日报》长篇报道了美国一名17岁的高中生达洛伊西奥开发了一款能够将烦冗的文章精简成几行关键句子的软件,该软件在短短一个月内吸引了50万名用户,在28个国家登上了新款应用软件热度榜的首位,并被雅虎以3000万美元高价收购。该报道以《17岁少年成千万富翁引领阅读变革》为题,由此可见人们已经是多么祈盼省略阅读过程而直取所需信息。

(10)沃森文本分析,属于“数字人文”的一种高级智能工具。将“人文”与“计算”结合起来,名之曰:“数字人文”(或“人文计算”),已渐成一种方兴未艾的人文学术方向。它以一套现代数学逻辑接替了“以意逆志”“以心会心”、个人心智探访的人文学基础,是“读者”衰微与“用户”兴起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道学术景观。

1.第(7)段加点词语“以意逆志”(“逆”是“揣度”之意)在文中的含义是
2.选择填入第(4)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项(     
A.作者对读者的悉心阅读的耐心和标点的运用有着独到的想法。
B.作者对读者的悉心阅读的耐心和句读伦理有着坚固的信心。
C.读者在句读划分和文意理解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
D.读者在把握句读伦理、探究文化意蕴方面有着充分的耐心。
3.结合文本,对“读”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复诵读可加强读者对文本的主宰权,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B.现代人最适宜进行私密性默读的场所是图书馆。
C.传统的读书行为有两个特征,即广泛狩猎和勤奋忘我。
D.阅读能打开读者与作者之间精神世界交流的通道,丰富个人的精神体验。
4.本文第(9)段列举了一些数字,请分析其作用。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知识点】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另一面

李泽厚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与无数士大夫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的“遁世”要是深刻史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也不是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反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使成了 一 种无法解脱而又想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反倦和感伤 。

苏词是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这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李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献闻之惊且二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诵,则子瞻鼻鼻干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哩,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人生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正是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惑,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这里没有屈原的忧愤,没有李白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灵不像韩愈的盛气凌人。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元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进社会、反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 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具味,欲辨已忘言”。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任侠居山,那弃冠服仕进的方山子类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感受到苏轼这 一 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平,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吴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浸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吴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却是和一般士大夫不同的方面。
B.被政治和社会重重包裹着的人生,常有许多苦恼和矛盾,苏轼就是这样的鲜明化身。
C.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那种“退隐”心绪,是对社会的退避,而不是对政治的退避。
D.苏轼在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归田”等心绪,比前人的“遁世”要更沉重。
2.有关苏轼和当时一般士大夫的比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有着对整个人生的怀疑、厌倦和感伤。
B.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的追求更倾向于退避社会、厌弃世间。
C.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能做到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
D.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对自己的人生基本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情绪。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作品中人生空漠之感,体现出了诗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在进取与退隐间的矛盾心理。
B.苏轼对人生有着深切的理解,感觉人世大罗网逃不掉后,他便既尊重儒家又出入于佛老之中。
C.苏轼的人生态度独特,他没有其他诗人的忧愤、豪诚和明朗,也不似别人般孤峭、盛气凌人。
D.苏轼开创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影响了元画、元曲、明中叶后的浪漫主义思潮及朱熹的思想。
2019-11-11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猫

季羡林

①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浑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

②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③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④有一天傍晚,我看老猫神情很不妙,我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我唤它,它不肯进屋。我把它抱到篱笆以内,窗台下面。我端来两只碗,一只盛吃的,一只盛水。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偎依着我,“咪噢”叫了两声,便闭上了眼睛。我放心进屋睡觉。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三步并作一步,手里拿着手电,到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手持手电找遍了塘边,山上,树后,草丛,深沟,石缝。有时候,眼前白光一闪。“是老猫!”我狂喜。走近一看,是一张白纸。我嗒然若丧,心头仿佛被挖掉了点儿什么。“屋前屋后搜之遍,几处茫茫皆不见。”从此我就失掉了老猫,它从我的生命中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里还颤抖不止

⑤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到了此时此刻,它们决不呆在主人家里,让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了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里,地沟里,山泂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死猫的尸体。

⑥我听了以后,若有所悟。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这一点经验吗?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一个人早死几个小时,或者晚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实在是无所谓的小事,决影响不了地球的转动,社会的前进。再退一步想,现在有些思想开明的人士,不想长生不老,不想在大地上再留黄土一杯;甚至开明到不要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但是仍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麻烦:登报,发讣告,还要打电话四处通知,总得忙上一阵。何不学一学猫们呢?它们这样处理生死大事,干得何等干净利索呀!一点儿痕迹也不留,走了,走了,永远地走了,让这花花世界的人们不见猫尸,用不着落泪,照旧做着花花世界的梦。

⑦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我觉得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他们对待要死的人的态度。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们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到了此时,要死的老嬷或者老头,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后事如何,壁画不是电影,是不能动的。然而画到这个程序,以后的事尽在不言中。如果一定要画上填土封坟,反而似乎是多此一举了。我觉得,净士中的人们给我们人类争了光。他们这一手比猫们又漂亮多了。知道必死,而又兴高采烈,多么豁达!多么聪明!猫们能做得到吗?这证明,净土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人为万物之灵,他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们对比之下真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净土!

(选自《中华散文名篇》,有删节)

1.作者笔下的老猫主要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
2.作者写老猫没有按照养猫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反而先从病重的老猫写起,请说说这样写有哪些妙处。
3.请简析第6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4.作为国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季羡林先生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请结合全文探究,季羡林先生身上有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哪些特点?
2019-11-01更新 | 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他和林徽因一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二次。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因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年,梁思成走了。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生执念。

(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一念执着》)


相关链接:
①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②“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52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和欧洲考察建筑期间,看到各国都有自己写的建筑史而中国没有,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B.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开始了古建筑调查,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但和亲密伙伴在一起工作,他甘之如饴。
C.战乱时期,梁思成在艰苦的环境里,强忍身体的病痛,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著成了《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D.《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填补了中国人自己编写建筑史领域的空白,也实现了梁思成早年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E.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梁思成向美军建议需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是出于对日本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虽然他恨日本侵略者。
2.梁思成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意和背景。
3.梁思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针对文本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并结合当前很多古建被拆除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