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90718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8月10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有删改)


材料二:

网格化预报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省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细化的预报。

网格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摘编自牧狐网《“网格天气预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

协 调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
协 同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预报结果一致
精 细10天内基本要素逐3小时预报,3天内逐小时预报
滚 动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
全覆盖陆面(5公里)与近海责任区(10公里)
全要素基本要素+环境+海洋要素+强天气(短时)
全球化年底前发布气温、温度、风的全球网格预报

(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转入技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选自《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将重点转向打造更智能更高端的多终端应用体系。
B.网格预报实现后,天气预报的内容更丰富,预报也更准确,十分有利于公众对其所处网格的天气的了解,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C.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这一系统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各种用户对天气预报的需要。
D.虽然天气预报愈发智能,但天气预报员并非再无用武之地,至少他们可以在智能预报初级阶段凭借多年经验“培养”机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进行的报道,其中材料二突出介绍了网格化天气预报的优越性,对其发展表示了认可。
B.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聚焦网格化预报的优势,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介绍网格化预报的精细化,后者侧重介绍天气预报员承担的工作。
C.材料三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在协调、协同、精细、滚动、全覆盖、全要素、全球化这七个方面的特点。
D.材料四主要介绍了天气预报智能化的时代,天气预报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天气预报员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言。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目前我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优越性。
【知识点】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车马炮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
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对话虽然简单,却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2.小说在刻画李来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7-10-26更新 | 8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中国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造成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问题。

②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常脆弱。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③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要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④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置疑的。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考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⑤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回避、掩盖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受挫。

(选自《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问题”的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问题指解决并存于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中的新老问题时所产生的问题。
B.中国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声誉大挫的问题。
C.中国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
D.中国问题指在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思想状态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首先说明中国一脚踏着过去而另一脚踏进未来,既在建构现代性又参与建构着世界的未来,然后指出双重游戏造成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问题,从而引起下文的议论。
B.第②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述思维失败的典型表现,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可能不再适用于新游戏,最后用纳西姆·塔勒布的言论来指出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
C.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对比关系,第③指出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拒绝思考,第④段指出由于没准备好如何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做救命稻草。
D.第⑤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用现代观念来回避、掩盖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若用现代性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受挫”的观点。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思维在面对今天的中国问题时容易受挫是因为它在遇到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
B.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利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
C.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于人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D.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
2019-02-20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忍的句号

迟子建

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

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心目中康有为出生地的情景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康有为,其心中日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

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

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拂有关。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他一度遁入风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的西樵山静坐,其实是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有为走出西樵山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不复存在。康有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界”并没有让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

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在他心中,那也是一种“牢”吧。

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阔。

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

(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次运用环境描写,但作用各不相同。开头描写苏村乡村生活图景的安恬,是为了表现作者心中的疑惑,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B.作者善用肖像描写凸显人物形象,文章第八自然段对康有为的画像的描写,折射出他一生曲折的经历以及晚年回味人生时的复杂心境。
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集中,从广东南海苏村到青岛墓地,从近代到当下,笔触所及,无不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
D.文章结尾处,衰败的墓地与附近兴建的海景高层住宅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康有为正逐渐淡出人视野的现实,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3.康有为活到了七十岁,作者为什么认为他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17-09-07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