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7 题号:90870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品格。
B.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
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2.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康与之

阿房废止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
1.“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的?请结合注释简要阐述。
2016-11-18更新 | 2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D.颈联第一句写诗人信步行走在石湖畔,因为路是旧时认识的,所以不必担心走错,照应了诗题中的“初归”二字。
E.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17-03-20更新 | 2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2014-06-20更新 | 1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