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4-25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左图右史”,古已有之。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带来对影像的革新性认识,影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综观近40年来的发展状况,虽然国内整理出版了大量以“影像”“图像”冠名的作品,却不过是影像史料的汇集;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利用了影像史料,或发表了一些有关影像的研究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有一部具有学术意义的影像史著作出现。中国影像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下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略作分析,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实际上受到西方有关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基本上是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而西方图像研究,特别是视觉文化研究所指视觉材料,范围却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景观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涉及当代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些视觉产品又可通过摄影等技术手段转化为供学术研究的影像。

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兴起,近40年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出版的影像资料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此外,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张冠李戴、解读错误的问题较为突出,粗制滥造、重复出版不在少数。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缺乏学术目的,为图像而图像,甚至于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另外,大量影像史料的出版虽然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础,但目前真正将影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影像出版呈现火爆之势的背后,凸显的是学术研究的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究其原因,除了对影像的意义认识不足,更主要的是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原则,面对作为异质的影像史料,无论是解读还是书写,历史研究者尚无法像对待文献材料那样游刃有余。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对西方相关影像理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盲目炒作概念。二是在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及相关理论研究薄弱的情况下,急于建立影像史学学科。这些无疑是学术研究的大忌。

影像史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或何种意义下的学科,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研究的特点制约;另一方面受影像史料的特点制约。人类历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留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遗迹遗存、口头传说以及绘画影像。历史研究的目的,即是全面利用这些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任何单一的史料均无法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还原历史。这是任何以史料类别冠名的史学,如影像史学、口述史学等所面临的难题。更何况人类历史的记录还是以文字为主,摄影技术的出现也不过一百多年,所留存下来的影像数量难以与文字史料的数量抗衡。再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毕竟有限。所以,影像必须与其他类别的史料连在一起,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

总之,影像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应规范影像史料搜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加强影像史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及实际研究。同时,应加强影像数据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术之外,也应制定对影像的整理研究成果的认定标准和办法,并呼吁更多刊物发表影像研究的成果。

(摘编自刘萍《中国影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

材料二

通过影像呈现历史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文献形式,但在利用影像呈现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兼具优越性和局限性。几千年以来,历史一直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如今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历史还可以通过影像图片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无疑丰富了史学的内涵。但是,影像史学仅仅是史学“求真”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既不能泯灭其在史料记载和呈现方式上的多元化优势,也不能忽视其在技术和主观上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影像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史学的记载和表述方式,使历史学得以多元化发展。随着研究队伍的专业化,影像史学无疑会成为史学“求真”的推动力量。

(摘编自郭蔚然《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辅相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新史学”的传入,革新了史学研究领域对影像的认识,影像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影像史学”也成为热词。
B.国内除了学术界、出版界发掘、出版多种影像史料,网络媒体还公布大量影像史料,后者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
C.从数量上看,影像史料要远远少于文字史料,因此历史研究者目前无法像解读文献材料那样熟练地解读影像史料。
D.影像史学作为一种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在“求真”方面具有其他史学完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有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切实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B.西方的影像史学和图像研究理论,有其相通之处,二者在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部分交叉的情况。
C.尽管影像出版火爆,学术研究却很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应减少出版影像。
D.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影像史学较难成为一门学科,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史学研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像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王冕《墨梅图》研究B.偷袭珍珠港照片研究
C.香港回归纪录片研究D.九八年洪水视频研究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2-04-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耧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下了一整天春雨。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的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侧着头,脆生生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

老福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又松又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

爷爷又问:“牛牛,咱歇歇吧?”

孙子不回头,脆生生回答:“爷,再走走吧,爷。”

老福田说:“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它肚里还有个犊子呢。”

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

歇下来的母牛放松了身体,甩着尾巴,有滋有味儿地反刍,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布谷鸟叫声又响起。

牛牛说:“爷,好听。”

老福田说:“是呢,怪好听。”

牛牛说:“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

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子就知道自己该叫了。”

牛牛叹了口气,说:“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子叫了?”

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的是拆迁并村的事。这一带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合并到大村去,给煤矿腾地方。说是要建设新农村,新房都盖好了,每家一幢院子。到了“新农村”,每家每户另外分地,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安排到矿上工作。为这事,南柳村还扩建了新学校。拆迁的村子全部撂荒,除了煤矿要占的地以外,剩下的退耕还林。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

孙子的担心老福田答不上来。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

牛牛忽然转了弯儿:“爷,花摇摇为啥会驾耧啊?”

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都是慢慢调教的。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

牛牛又拐了个弯儿:“爷,咱的耧是你做的吗?”

“不是。”

“那是谁做的?”

看着孙子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爷爷今天就跟牛牛说说,耧车到底咋来的。”老福田边说边点起一根烟。

“从前,存不下粮食,遇上灾荒年,饿死的人成千上万。有一天,鲁班爷坐在地头上正为这发愁,想着想着睡着了,做了一场梦。第二天,鲁班爷就照着梦里的提示,造出了这个好使的三脚耧车,一架耧车能顶三架犁,快多啦!从此往后,天下百姓春天摇耧,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屯粮,年年如此,就这样,大人教孩子,师傅教徒弟,子子孙孙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重复了几万几千年。”

牛牛眨巴着眼睛,“爷,完啦?”

“完了。”

牛牛朝着梯田扭过头去,阳光下,椴木做的三脚耧车投射出短短的身影,稳稳插在黄土里,轻巧,精致,简直就像一个精灵。

老福田掐灭烟头,撑着地塄上的石头站起身来招呼孙子,“牛牛,来,歇好了,还得把咱的地种完。这块地可再没有千年万年了,世世代代种它,收它,种了千年万年,收了千年万年,现在就剩下今年这一回啦,今年种了谷子,明年就没人种了,就变成荒地了,变回几万几千年前那个模样,荒林遍野,猛兽横行呀……”

“爷,你说的是啥呀爷?”

老福田摆摆手:“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

蓝天黄土之间,那支小小的队伍又走动了,牛铃声,又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老福田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温暖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抚摸着群山。布谷鸟又在叫,东一声,西一声……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里写到七岁的孙子牛牛在前面牵着黄牛花摇摇,七十岁的爷爷老福田扶着耧车跟在后面,花摇摇肚子里还有犊子。
B.“累了就歇歇吧”“爷,你累吗”,爷爷怜爱孙子,孙子关心爷爷。“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人与动物的关系跨越了界限,显得那么和谐。
C.爷爷所在的老林沟是偏远、人少的小村,合并到大村南柳村去,给煤矿腾地方。到了“新农村”,大多数年轻人被安排到矿上工作。
D.老福田和孙子之间关于“耧车”制作者的对话,除表现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外,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写道春雨过后天晴,花儿灿烂,布谷鸟叫声忽隐忽现,一派田园风光的环境描写是祖孙劳动的背景。
B.文中老福田关于拆迁并村的插叙补充交代了老林沟即将消失的故事背景,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不直接表明看法,而让故事本身来呈现主题,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明朗、欢快的色调。
D.“耧车”这一传统农具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它是农耕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7.有评论家认为李锐小说的语言兼具诗性和口语化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文中“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22-04-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开元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王丘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B.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C.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D.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在本文中指年号,不指地名。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始建。
B.尚书,该句中指官名,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长官,副职为侍郎。
C.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又称服竟、服除。服,指丧礼规定应穿戴的丧服。
D.致仕,指交还官职,亦即辞官之意。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与它的意义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丘进贤任能,为国选拔真才。任考功员外郎时,他一改前任的做法,不徇私情,从严甄拔,登第者仅百人。之后任吏部侍郎,处理公务公平妥当。
B.王丘尽职尽责,善于治理地方。山东大旱,朝廷十分重视,派大臣数人外任刺史。王丘在任清廉严正,政绩显著,当地官吏和百姓都尊敬仰慕他。
C.王丘淡泊名利,极力推荐他人。中书令萧嵩与他有老交情,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他知道后坚决推辞,并极力推荐韩休。韩休后来果然担任宰相。
D.王丘为官清廉,受到皇帝赞誉。他虽然历任要职,但清廉俭朴,退休后连药物也不足。皇帝闻知此事,大为赞叹,特地下诏褒奖,改善他的待遇。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
(2)俄又分知吏部选事,人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
13.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至任,皆无可称”。此句在刻画王丘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品格。
B.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
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15.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            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         ,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的          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           ,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推陈出新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新陈代谢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推己及人
C.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2022-04-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B.吾点也             与:赞成
C.异乎三子者之       撰:撰写D.乃经首之会       中:合乎
2022-04-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