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岑参(715-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921759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

岑参①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注】①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

江上阻风

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②顺治年闻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叛乱,后两次下狱,十二年后,年近花甲时才被重新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诗前四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诗人滞留,舟泊岸边,巨浪好似高大的山丘,水涡好似深深的洞穴。
B.宋诗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明写作者的行为,暗含作者的情绪,为后文做铺垫。
C.宋诗写瞿塘一语双关,表面写山势险要,长路漫漫,实际指仕途坎坷,终于峰回路转,来日可一展宏图。
D.宋诗后两句描写长江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新奇,将景色与心境巧妙结合,意蕴丰富。
2.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各题。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亚相:御史大夫,这里指封大夫。②中军:即主帅,指封大夫。③荷吾君:荷,承受恩惠。吾君,犹“吾子”,对人亲热和尊敬的称呼,这里用以称呼封大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边塞无战事,重阳佳节,众人登高饮菊花酒,呈现一派祥和欢乐之景。
B.颔联间接描写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突出了他能征善战、声威远震的特点。
C.颈联借对欢聚场景的描绘间接表达边塞将士欢聚佳节的愉悦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D.封大夫与将士们登高饮酒、聆赏笛歌,暗示了封大夫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
2.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0-04-01更新 | 1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岑参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注】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亚相,即封大夫,指御史大夫封常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我方军队集结之多,写出了我军抗敌的兵力强大。
B.“战场白骨缠草根”写战场恐怖惨淡的氛围,借战场的环境暗示战斗的激烈。
C.“静边”是封大夫出师西征的目的,“誓”字写出了封大夫战必胜的决心。
D.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封大夫的美好祝愿,认为他的功劳将超过很多有名的古人。
2.请结合全诗赏析“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2021-05-07更新 | 1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苑

(唐)王昌龄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1.从内容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诗,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慨。
2.这两首诗最后两句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2019-11-05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