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15 题号:9251414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是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B.中国:古代指中原。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仪之邦的华夏文化。
C.朔望:当月亮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阴暗的一面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D.班师:调回在外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振旅:指整顿部队,操练士兵。班师振旅:把军队撤回来进行整顿。班师回朝: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都城。
【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致云雀》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宋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
C.古代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D.陶渊明,一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鸟鸣涧》等。
2021-10-28更新 | 37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例,由“壬戌”可推知其之后的第三年为“丁丑”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
C.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D.五鼓,古代无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早晨三至五点钟。
2021-05-21更新 | 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
2020-11-02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