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5 题号:926768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作者既描写了景物,又刻画了人物,一静一动之间足见诗人的闲适恬淡之态。
B.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的景物与生活中的棉絮和镰刀联系在一起,富有生活气息。
C.颈联写出诗人在赏完美景后放开怀抱、放浪形骸的情怀,不愿受世俗“衣冠”的约束。
D.本首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不事雕琢,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浑然天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贫笞竞长纤纤笋,脚躅闲开艳艳花。

未③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此诗作答。②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③“未”字领起“报”与“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而猴猿啼鸣,则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
B.颔联是两组近景特写,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随处绽放的景色为空旷的村野点缀了些许鲜艳、明快的颜色,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
C.颔联“竞”“闲”对仗工稳,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
D.尾联写得委婉曲折,韵味醇厚,并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看罢张十一的来诗后顿觉白发加半,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
2.中国古典诗歌有“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2021-03-15更新 | 2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谴疟鬼(节选)

韩 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


【注】①疟鬼:古人不了解传染病疟疾的病因,认为是疫鬼作祟,故称疟疾为“疟鬼”。传说疟鬼是五帝之一颛顼(水帝)的儿子。贞元21年春,韩愈不幸在郴州染上疟疾,滞留了三个多月。②熏灌:拔火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谴”字一语双关,既是严厉谴责疟鬼,又是谴责地方官员的不作为。
B.疟鬼是水帝不肖之子,喜欢耀武扬威,趁秋季到来,为害人间,被百姓咒骂。
C.疟鬼恬不知耻,在病人呕吐物中求食,不避污秽,侧面描写疟疾病症之严重。
D.全诗气盛言宜,把疟疾比作疟鬼,斥其辱没家门,并奉劝疟鬼回家不要迟疑。
2.传染病疟疾有什么症状?唐代是如何治疗疟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11-03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注:①八桂:桂州的别称,因桂树大片成林、桂花满地得名。②篸:古人用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并客观叙述了其地理方位。
B.颔联用女性服饰首饰作比,表现桂林之水的蜿蜒和山的美丽,可谓妙极。
C.“输”即缴纳赋税,说明桂林既山水秀美,又盛产翠鸟羽毛所做的装饰品。
D.本诗尾句和《春江花月夜》尾句均使用以景结情手法,婉转表达了情感。
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无一语道及送别之事。作者是怎样抒发送别之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2-12-11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