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岑参(715-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8 题号:928425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咋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注】①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西征,诗人作此诗壮行。②旄头,星宿名,古人认为旄头落预示胡兵覆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其中“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出师西征的封大夫的赞颂之情。
B.诗歌三、四两句,突出时间和空间要素,交待了胡兵入寇、战争迫在眉睫的局势,为描写大军出征蓄势。
C.诗歌四、六两句.句式基本相同相同位置的两个“在”字,不仅不显重复,反而写出两军对垒之势。
D.全诗通过典型场景展现边塞风光,表现出征将士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英勇气概,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本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封大夫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知识点】 岑参(715-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岑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旱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注】①岑参中进士后仅得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之低职,颇不得意,此诗作手回草堂度假之时。②衡门:即“横木为门”,喻指草堂。③二仲:指汉代隐士羊仲、裘仲。④野碓:山闾用水力舂米的水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写远景,轰然的雷声从太白山滚滚而来,滂沱大雨笼罩了大部分山峰,起笔突兀,气势夺人。
B.第三、四句景物渐次而近,雷雨正向草堂汹涌而来,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象征了官场势力的可怕。
C.第五、六句由写景,转入议论,写出了新的境界,是此诗前后过渡的关键,引出了下文的深深感慨。
D.从“幸有数亩田”到“野碓无人舂”,夹叙夹议,抒发了自己对区区微官的不满和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
2.有人评价最后两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请赏析。
2020-02-23更新 | 1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B.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C.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D.尾联中“东篱”这一意象出自陶潜的《饮酒》,它在这两首诗中表达的内涵是不同的。
2.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019-09-17更新 | 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岑参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将封常清出兵征讨播仙,时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的岑参写诗为他送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碎石大如斗”“满地石乱走”,正面描写边地九月风的狂暴肆虐,突出环境之恶劣。
B.匈奴趁着草黄马肥发动进攻,报警烽烟同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气氛紧张。
C.“汉家大将西出师”,汉家代指唐朝,大将在诗中指封常清,该句充分照应题目。
D.诗虽叙征战,却用不少笔墨写寒冷,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真实动人。
(2)本诗善于捕捉细节表现人物,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赏析诗歌的最后三句。
2022-11-29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