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207 题号:928685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本诗写于金兵进逼长沙之际,作者客居贞牟山居。②洗甲兵:出自《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洗甲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虽年老但不愿脱离耕田种地,却因大雨只好端坐窗前,时刻关心阴晴变化。
B.三、四句写前江与后岭的云气连通,风起云涌时,千林万壑也送来了阵阵雨声。
C.大雨到来如翻江倒海般,此时的竹林在这大雨中偃仰起伏不定,表现风雨之大。
D.风吹云聚云散,云聚则山影晦暗不明,云散则山角微露光明,诗歌状物如在眼前。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19-03-21更新 | 2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喜迁莺

北宋蔡挺①

霜天清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藁鞬②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樽频倒。


[注]①蔡:北宋仁宗时期知庆州(今甘肃庆阳);神宗时期,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多次击退西夏来犯之敌。②藁鞬(gāojiān):装甲宵、弓箭的袋子。
1.这首词按字数来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阕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_______________的边塞秋景。
2.本词表达了哪些思想内容?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2019-07-03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公实雷雨一首

洪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因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注】①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靖康之变后作有《雷雨》一诗。②胡烟:指金兵南侵。③笺:写给帝王的奏疏。④《晋书·王珣传》记载,王珣梦人以大笔如橡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后以大笔如橡指写作大家或其作品。
1.前两联是如何抒发诗人情感的?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11-19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