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449 题号:1256658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观涛

[唐]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1.本诗写了船只搁浅空江,在潮水倒灌水位上涨之后,得以远航。作者借此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但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作者可能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人。
2.全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写“观涛”?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1-22高三上·浙江·期末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琴兴

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注】①常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于山水名胜之间,长期过着漫游的生活。②梧桐枝:古琴多以梧桐制成,以干枯而纹理特别的梧桐木制成的为上品。③徽黄金:金琴徽,言琴的珍贵。徽:琴徽,系琴弦的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弹琴的地点和诗人对琴声的独特感受,即琴声可以静人心。
B.颔联以周围环境的幽静澄明来衬托琴声的悠扬,突出表现了音乐之美。
C.颈联与“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都写了听众沉浸在琴声中的情境。
D.本诗清新素雅,既表现了琴声的美妙,又描绘了一个十分静谧的意境。
2.诗的最后一联蕴含哲理,请简要分析。
2020-06-06更新 | 6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所表达的意思与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相同。
B.三、四句用的是流水对,上下句文意相续,进一步写出了欲妆又罢的心理活动。
C.颈联忽见春光之美,更添宫女伤春寂寞之情,这与前面的抒情是一脉相承的。
D.历来宫怨诗不着“春”字,而本诗却以盎然的春意来反衬死寂的深宫,恰得其妙。
2.诗的尾联含意丰富,你从中看出了哪几层意思?请作简要说明。
2020-01-15更新 | 38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待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由于冬至日是唐朝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思,感情朴实真挚。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与影相随,孤寂难耐。“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耐人寻味。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此诗塑造了漂泊异乡却恬然自安的诗人形象。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12-31更新 | 3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