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93556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萨克斯最后一缕余音和烘豆茶的热气,一起消逝在傍晚五点的下渚湖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传说,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带领部落在此开垦荒莽,种植水稻,造福先民,使得吴越一带靠狩猎采集为生的氏族部落慕名而来。【甲】他们站在太湖边的一座高山上,问一位老猎人防风氏部落在哪里。老猎人说,那一大片水稻田,就是防风氏部落。之后,防风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授了治水和种稻经验,福泽万民,【乙】下渚湖畔也因此有了“三道茶”遗风:“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防风神茶记》)。青绿色的烘豆、金色的橙子皮沾着细白的盐粒,滚水一冲,清香四溢,鲜咸可口。【丙】不仅是茶,还是饱腹暖心的食物,也是“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的待客之道。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逝B.讲授C.因此D.饱腹暖心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39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杭州亚运会会徽,中心设计图案是一个扇形。杭州亚运会扇子的寓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象征着杭州特色、中国风韵,以及杭州走向世界的国际风范。扇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扇子的用途最初不是扇风,而是为帝王遮阳挡尘的“仪仗扇”。到了西汉,扇子用以纳凉消暑,在民间渐成(     )。

伴随着扇子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_________。杜牧有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而在扇面上作画,宋代(     )。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就有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题材以仕女、山水、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为主。在我国戏曲史上,有许多故事情节也与扇子有关,如《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如今,扇子还是戏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扇子的制作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民间普及的有竹扇、蒲扇、草扇、蔡扇等,五花八门。其中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广东新会火画扇、四川自贡竹丝扇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扇。由于扇子被不同身份与爱好的朋友选用,从古到今,民间便产生了不少(   )的扇谜。“合起像把尺,展开如半月”“有风我不动,一动我有风”……这些谜语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气   空前绝后   俯拾即是B.风尚   盛况空前   脍炙人口
C.风气   盛况空前   俯拾即是D.风尚   空前绝后   脍炙人口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扇诗”和“扇画”是唐宋时期最有特色的。
B.“扇画”和“扇诗”的特色在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
C.其中唐宋时期的“扇画”和“扇诗”最有特色。
D.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唐宋时期的“扇诗”和“扇画”。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在出行、服饰、祭祀等方面,都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C.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杂剧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汉宫秋》。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2024-04-23更新 | 32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湘大的四周没有高山,一眼望去的是些低矮而平缓的丘陵,这里的人家,①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而是三三两两,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很多还是独门独户,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间,跟人捉迷藏似的。有时你在林子里转来转去,到了人家的屋前还不知道。突然间爆出的一声犬吠,就会吓得你一跳。心魂甫定,你一边后退,一边与狗对吼,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主人这时会恰到好处地出来,喝住黄狗,然后笑着跟你打招呼。

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叠叠的苍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绿,则像国画大师,醉酒后随意洒上去的笔墨。山坳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几根新发芽的昂藤,不过得以青翠的山色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②就淡了,虚了,散了,飘渺了,与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见了。

山洼的荒塘里,白水的中央,则娇娇俏俏地擎几枝新荷,像是舞台上一群少女,在音乐响起之前摆出的一种造型。动心之处,似乎比柔柔弱弱的花更胜二三分。最奇的是,每口池塘的水面都俏立着这么一群精灵,难怪湘潭被人称作莲城。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重重登叠”“娇娇俏俏”“柔柔弱弱”,说说它们和“重叠”“娇俏”“柔弱”相比,在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023-12-14更新 | 14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剪纸艺术创作的根基与灵魂,那么当代艺术精神和现代设计理念便成为剪纸艺术发展的动力引擎。幽默诙谐的卡通形象、富有时尚感的视觉元素、新颖         的构图方式……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媒体时代,剪纸艺术的面貌也日趋年轻化、国际化。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         的平面剪纸设计,以及功能多样又创意十足的剪纸文创产品。例如,北京园博园公共展示空间运用现代设计语言,结合新兴材料工艺,将剪纸艺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相互         ,为传统艺术形式插上时尚的翅膀,向世人传达出当代剪纸艺术多层次的审美         

一张纸和简单的工具,就能幻化出如此丰富、精美的艺术。剪纸,无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显现着强烈的泥土气息,散发出文化气象悠远深邃。当冬奥与剪纸相遇,承载着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精神的冰雪之花也在一幅幅作品中绽放开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别致        五花八门        融合        维度
B.精致        五光十色        融合        尺度
C.别致        五花八门        结合        尺度
D.精致        五光十色        结合        维度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剪纸,无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散发着强烈的泥土气息,显现出悠远深邃的文化气象。
B.剪纸,无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散发着强烈的泥土气息,显现出文化气象悠远深邃。
C.剪纸,无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显现出强烈的泥土气息,散发着悠远深邃的文化气象。
D.剪纸,无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显现出强烈的泥土气息,散发着文化气象悠远深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2-03-27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