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全真模拟检测(浙江)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1-03-20 6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zèng),膜如紫(xiāo),瓤肉荧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时,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B.我在水族馆里看到(suī)鲉,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qí)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遒长,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C.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的船(wù)、厂房、水塔、烟(cōng)、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还有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标语。
D.当内心的悦(lè)向外突发,与大自然的乐趣和艺术的奔放溶合在一起,当这种悦乐为阳光所(yín)绕,为音乐所振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萨克斯最后一缕余音和烘豆茶的热气,一起消逝在傍晚五点的下渚湖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传说,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带领部落在此开垦荒莽,种植水稻,造福先民,使得吴越一带靠狩猎采集为生的氏族部落慕名而来。【甲】他们站在太湖边的一座高山上,问一位老猎人防风氏部落在哪里。老猎人说,那一大片水稻田,就是防风氏部落。之后,防风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授了治水和种稻经验,福泽万民,【乙】下渚湖畔也因此有了“三道茶”遗风:“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防风神茶记》)。青绿色的烘豆、金色的橙子皮沾着细白的盐粒,滚水一冲,清香四溢,鲜咸可口。【丙】不仅是茶,还是饱腹暖心的食物,也是“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的待客之道。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逝B.讲授C.因此D.饱腹暖心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职称评审管理规定》指出:申报人员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职称的,予以撤销,记入诚信档案,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B.国际经贸体系的主导创建者美国,如今却擅自采取加征关税的单边主义措施,把国际经贸规则不放在眼里,这样的变脸表面上是任性行为,实质上就是霸权主义。
C.根据景区安全部署,杭州将制定应急管理预案,高度关注节庆活动场地的秩序,加强对游客聚集的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并实时发布景区承载量信息和高峰预警。
D.金庸的笔墨,关联了一代人的青春。他的离世,让我们引发出对小说中那个虚虚实实的江湖、那种英雄肝胆的侠气、那份生死相许的柔情的无限怀想。
2019-11-24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礼”庆典活动,其中有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以下是学生代表小王准备的发言片段,请指出其中的不得体之处并改正。
今天我们都抽空出席这一盛典,一起庆祝生命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十八年的风雨和阳光,积淀出蓬勃而美丽的青春!在此先要特别感谢忝列其中的家长们,是你们在十八年前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人间!今天,我们长大了!其次,非常感谢亲爱的老师们,是你们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今后,我们一定争当高足,成就人生新篇章!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019-09-26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请将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的“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两句扩展成一段话,突出诗句的意境。(50个字左右)
2021-03-17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全真模拟检测(浙江)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幻作品的硬核在哪?可以明确地说,科幻作品(主要指小说)本质上不是科学(科技)作品,而是文学作品。它依靠文学、艺术的代入感,让人的情感得以宣泄和产生共鸣,收获欣赏的美感,更让人思考,对个人、族群,甚至人类的命运进行历史深度和哲学高度的思考。

科幻作品落脚在科技上,但更多的是让科研人员和公众思考,如何才能以真正的科学手段研究现实中的同类课题。在《流浪地球》后,有研究人员想到了比点燃木星科学和更技术的做法:一是发射洲际导弹,二是用高功率激光武器直接点燃木星。这样的方法行不行,当然也需要验证,但这正是科幻作品激发人的想象力,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最大动力。科幻作品还会提出如何解决人类终极命运的措施,思考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是否一定会带给人类文明和幸福。如《绿巨人》就向科学研究者提出善意的批评,提醒社会如何应对科技的负面作用。科幻作品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尽管科学能让人类幸福,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还需要规则和伦理来制约,否则就有可能带给人类灾难。

既有硬核(价值观和科学性),又有颜值(制作精美、场面宏大)的科幻电影,引领着公众感受科技之美,启迪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摘编自《从〈流浪地球〉看科幻电影的硬核在哪》)

材料二:

从某种层次看,电影也是启蒙者和造梦者,它能够满足观众对梦想的追逐。《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称做科幻片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崇尚科学,勇于想象。自媒体作者六神磊磊曾感言:中国文艺里最睿智的那一批头脑,终于开始尝试着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了。从这方面看,《流浪地球》对于未来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想象力,对于人类生命家园的情感寄托,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关注,已经让影片抛去了纯娱乐的属性,影片灌注的情怀也给人带来更多的触动。

孕育在科幻作品里的科幻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还可以对宗教、艺术以及整个人类文明,甚至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可以说,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用一部电影或一篇小说诠释康德头上的星空,科学同样能构筑人类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幻电影?》)

材料三:

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曾经把科幻小说以科学小说的名义带进国内,希望能改造国人的国民性以及精神结构。而纵观科幻历史与科技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与科幻作品密不可分,甚至许多科学家直言,由于受到科幻作品的启发,因此走上了科研道路。科幻影视作品《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所使用的随时随地保持联络的移动通信装置,启发了马丁·库帕。马丁·库帕后来率先研发出无线电话,成为手机之父

伟大的科幻作家亚瑟·查尔斯·克拉克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最初都与魔法无异。他还说过,发现可能性边界的唯一途径便是越过它们,向着不可能一点点冒险前进。科幻无疑能够极大地拓展想象力,探索不可能。比较创新路径与科幻小说创作,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重合,都要经历联结—发问—观察—试错—整合五个环节。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上的高度一致性,让科幻成为国内外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和触发点。

期待中国有更多的力量能够参与科普科幻事业,让科幻成为激发、启迪年轻一代想象力与创新精神的有力武器,让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得以继续前行。

(摘编自陈楸帆《科幻如何激发创新精神》)

7.下列对材料中“科幻作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本质上是文学作品,它能够给人以代入感,既让人宣泄情感,产生共鸣,收获美感,更让人思考人类的历史与哲学问题。
B.科幻作品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最大动力在于,让人们思考如何以真正的科学手段研究现实中的同类课题。
C.科幻电影的“硬核”既在于其内在的价值观和科学性,也包含了科幻电影受人青睐的外在形式——制作精美、场面宏大等。
D.科幻作品里的科幻精神其实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让电影抛开娱乐,转而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尝试构筑人类生命的意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后,有研究人员想到了比“点燃木星”更“科学”和更“技术”的做法,人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方法的验证,来推动科技进步。
B.科幻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技术创新,还在于给人类以警醒,让人类反思诸如科技进步与人类幸福、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问题。
C.“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最初都与魔法无异”,科幻作家克拉克这句话是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在得以实现之前,人们往往认为它是不可能的。
D.通过科普科幻,激发、启迪年轻一代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改造国人的国民性以及精神结构,可以让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得以继续前行。
9.结合材料内容,概括科幻对激发创新精神有何帮助。
2021-03-2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全真模拟检测(浙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来坐着的。

安乐居不卖米饭炒菜。主食是包子、花卷。每天卖得不少,一半是附近的居民买回去的。这家饭馆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有时也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比老吕稍晚进店的是老聂。老聂总是坐在老吕的对面。老聂有个小毛病,说话爱眨巴眼。凡是说话爱眨眼的人,脾气都比较急。他喝酒也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老聂每次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有人强往他酒碗里倒一点,他拿起酒碗就倒在地下。他爱吃豆制品。熏干、鸡腿、麻辣丝……小葱下来的时候,他常常用铝饭盒装来一些小葱拌豆腐。有一回他装来整整两饭盒腌香椿。来吧!他招呼全店酒友。你哪来这么多香椿?——这得不少钱!”“没花钱!乡下的亲家带来的。我们家没人爱吃。于是酒友们一人抓了一撮。剩下的,他都给了老吕。吃完了,给我把饭盒带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

安乐居喝酒的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也喝得很斯文,没有喝了酒胡咧咧的。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人是个瘸子,左腿短一截,走路时左脚跟着不了地,一晃一晃的。他自己说他原来是勤行——厨子,煎炒烹炸,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说他能用两个鸡蛋打三碗汤,鸡蛋都得成片儿!但我没有再听到他还有什么特别的手艺,好像他的绝技只是两个鸡蛋打三碗汤。瘸子喝酒爱说。老是那一套,没人听他的。他一个人说。前言不搭后语,当中夹杂了很多唔唔唔

瘸子爱管闲事。有一回,在李村胡同里,一个市容检查员要罚一个卖花盆的款,他插进去了:你干吗罚他?他一个卖花盆的,又不脏,又没有气味,‘污染’,他‘污染’什么啦?罚了款,你们好多拿奖金?你想钱想疯了!卖花盆的,大老远地推一车花盆,不容易!他对卖花盆的说:你走,有什么话叫他朝我说!很奇怪,他跟人辩理的时候话说得很明快,也没有那么多唔唔唔

老王养鸟,红子。他每天沿天坛根儿遛早,一手提一只鸟笼,有时还架着一只。老王话不多,但是有时打开话匣子,也能聊一气。我跟他聊了几回,知道他原先是扛包的。

我们这一行,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三百六十行,没这一行!

你们这一行没有祖师爷?

没有!

有没有传授?

没有!我们这一行,没啥技巧,有力气就行!

都扛什么?

什么都扛,主要是粮食。顶不好扛的是盐包,——包硬,支支棱棱的,硌。不随体。扛起来不得劲儿。扛包,扛个几天就会了。要说窍门,也有。一包粮食,一百多斤,搁在肩膀上,先得颤两下。一颤,唉,包跟人就合了槽了,合适了!扛熟了的,也能换换样儿。跟递包的一说:‘您跟我立一个!’哎,立一个!

竖着扛?

竖着扛。您给我‘搭’一个!

斜搭着?

斜搭着。

能混饱了?

能!那会儿吃得多!早晨起来,半斤猪头肉,一斤烙饼。中午,一样。每天每晚半晌吃得少点。半斤饼,喝点稀的,喝一口酒。齐啦。——就怕下雨。赶上连阴天,没活儿。怎么办呢,拿着面口袋,到一家熟粮店去:‘掌柜的!’‘来啦!几斤?’告诉他几斤几斤,‘接着!’没的说。赶天好了,拿了钱,赶紧给人家送回去。为人在世,讲信用。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少!……

退休了?

早退了!干我们这行的,四十五就退休,没有过四十五的。现在打包的也没有了,都改了传送带。

老王现在每天夜晚在一个幼儿园看门。

没事儿!扫扫院子,归置归置,下水道不通了,——通通!活动活动。老待着干吗呀,又没病!

老王走道低着脑袋,上身微微往前倾,两腿叉得很开,步子慢而稳,还看得出有当年扛包的痕迹。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居喝酒的老酒座们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雅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这是老王的口头语。凡是他不以为然的事,就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10.简析小说的语言特点。
11.小说塑造老聂、瘸子、老王等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12.小说标题“安乐居”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3.小说结尾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巡抚白公墓志铭

【清】袁枚

皇上御极之十有七年,奸民构逆语假吏部尚书孙嘉淦谏章,流传山东。巡抚准公获一纸,交臬司某穷其事,务得主名再奏。适滇省以闻,臬司惧,越奏之。上疑公欺,致公于理。公之狱词曰“未得伪造者姓名,遽妄奏,臣不敢也。且缓之,则易于钩考,罪人斯得;暴章之,则彼或闻风窜伏,平民转罹于辜,故隐忍不发。此臣罪也。拟大辟固当。”上怜其愚,赦之,发香山监工,以老病卒。

公由笔帖式内府主事,受知世宗,累官福建将军。乾隆元年,改官巡道,公以疾辞。上怒,其家。无长物,得簿:自出使迄入都,公私出入,纤毫如列眉。上以为廉,授长芦盐院,调两淮。公辜较引课,辨其赢缩,不忸忲小利,不责奇羡,分忖节度,有不便辄弛利民。九年,巡抚安徽。

先是,庐、凤地硗狭,多遨民,饥即避宅盘游,矠鱼擉鳖,挈其孥,捶小朄,野歌匄钱。或请禁之公怃然曰本之不清末胡能治命守令电画郊折课民耕贷给犁锄。外延染人机工,教蹑丝法。畜蚕,树桃、麻、桑、柘,朝夕程督。未期年,民恋其业,驱之不行。今凤、颍、滁、亳所织绢带丝布,转鬻苏、杭数州。加兵部侍郎,抚广东,调山西,再调山东。十六年,上南巡,自德州至红花埠凡十三营,公修扦督治惟敬。或劝拘虎豹,备弹弦踮躧为供奉者,公大惊曰:“皇上为观河省稼巡狩,玺书如日。为大臣者,耳目未愦,其可违诏以非道悦耶?”除方物外,无所贡。泰山、林外,不置供顿,清跸除道而已。

公貌不逾中人,而举止严重,暗室坐未尝跛倚。人目微斜。遇大事,虚已集议。既定,屹不可动。抚广时,西洋人某诱澳门民夷言,服其国服,连惠、潮诸州。公怒,毁天主堂,惩治之,洋人大创。安南国王为其臣郑杠弑,国乱,群姓角争,互乞天朝兵为援。公欲奏以一旅师深入诛篡弑者,为设郡置吏,仍归汉、唐版图。会与总督议不合而罢。论者惜之。

公姓白,名准泰,字健斋,号雪村,正黄旗人。赐姓他喇氏。先世为高丽人。子某。葬某。

铭曰:药先尝而后进之父,言先择而后告于天。观形者似乎逆,而原心者觉其贤。以是归田,以是获全,又何瞢?而况乎七十有二之高年!


【注】①辜较引课:查对税收。②忸忲(niǔ shì):遵从既定的规定行事。③矠(zé)鱼獨(chuò)整:用叉矛刺取鱼和鳖。④朄(yǐn):古代敲击用以引乐的小鼓。⑤匄(gài:同“丐”,乞讨。⑥踮躧(diǎn xǐ):拖着鞋子,脚尖轻轻着地而行。指跳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臬司某穷其事                    :追究
B.上怒,其家                           :登记册
C.除方物外,无所贡                    方物:本地特产
D.人目微斜                                 (shùn):使眼色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平民转罹于辜                           弃甲曳兵
B.有不便辄弛利民                    作师说贻之
C.安南国王为其臣郑杠             公之逮由使也
D.以是获全,又何瞢                    有鱼,其广数千里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白准泰在山东巡抚任上被无辜下狱,最后老病而死的不幸事迹,为这位办事周全、体恤百姓的官员的一生,首先渲染了一层悲壮色彩。
B.白准泰巡抚安徽时,劝民耕桑,使地方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社会风气发生变化。巡抚,又称抚台,是清代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封疆大吏。
C.当安南国发生叛乱,向清廷求救之际,白准泰建议马上出兵平乱,此举却受到广州总督的阻挠,以致白准泰为此愤而罢官,令人唏嘘。
D.本文骈散结合,记叙和议论相得益彰;以散文形式叙写白准泰的生平,突出他的政绩;以韵文形式赞扬白准泰品德高尚、得享高寿。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或 请 禁 之 公 怃 然 曰 本 之 不 清 末 胡 能 治 命 守 令 申 画 郊 圻 课 民 耕 贷 给 犁 锄。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大臣者,耳目未愦,其可违诏以非道悦耶?
(2)药先尝而后进之父,言先择而后告于天。观形者似乎逆,而原心者觉其贤。
2019-11-14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19-2020学年高三选考科目9月联考(B)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二首(其二)

杜 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9.这是两首送别诗,杜诗中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王诗中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20.简析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相通之处。
2021-03-17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全真模拟检测(浙江)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

(《韩非子·心度》)

21.管理国家,孔子主张 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____
22.针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19-11-1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
(2)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享送别》)
(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019-11-06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人生乐趣。

——罗素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哗的了,现在需要的只是静静面对内心。

——毕淑敏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

读了以上文字,对于“喧器”与“安静”你有什么联想、感悟或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7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著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著阅读
5
名句名篇默写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3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4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得体  表达准确语言表达
60.65扩展语句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90.4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10-130.4汪曾祺(1920-1997)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14-180.65袁枚(1716-1798)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19-200.4王维(701-761)  杜牧(803-853)  赠友送别  修辞手法
五、名著阅读
21-220.65《论语》  《韩非子》  名著阅读
六、名篇名句默写
23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40.4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