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末 2020-01-16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是干净的,毕竟人迹罕至;电闪雷鸣后,湖畔的植物即使狼藉,也无一丝颓败猥(wéi)琐之貌;湖畔的诗人也应如此。世事浮沉中,清澈(chè)的气质和开阔的胸襟才是写作者行走湖山的通行证。
B.一种委屈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kuànɡ)。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jiā)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糊糊的远山。
C.江南的古村落就像一卷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的画卷(juàn),用木石砖瓦镌刻下一段美丽的时光,用寂静的青石板记录下一抹动人的生活细节。趁着徐徐的清风,走走久远的青石板古道或倚(yǐ)廊桥听雨。
D.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它侍机偷袭,洗劫巢(cháo)穴,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绚(xuàn)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那狭长而腥臭的肠胃。
2020-01-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萨克斯最后一缕余音和烘豆茶的热气,一起消逝在傍晚五点的下渚湖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片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水稻田。传说,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带领部落在此开垦荒莽,种植水稻,造福先民,使得吴越一带靠狩猎采集为生的氏族部落慕名而来。【甲】他们站在太湖边的一座高山上,问一位老猎人防风氏部落在哪里。老猎人说,那一大片水稻田,就是防风氏部落。之后,防风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授了治水和种稻经验,福泽万民,【乙】下渚湖畔也因此有了“三道茶”遗风:“相传防风受禹命治水,劳苦莫名。里人以橙子皮、野芝麻沏茶为其祛湿气并进烘青豆作茶点。防风偶将豆倾入茶汤并食之,尔后神力大增”(《防风神茶记》)。青绿色的烘豆、金色的橙子皮沾着细白的盐粒,滚水一冲,清香四溢,鲜咸可口。【丙】不仅是茶,还是饱腹暖心的食物,也是“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的待客之道。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逝B.讲授C.因此D.饱腹暖心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旅游文创产品是旅游、文化和创意的深度结合品,要获得持续性发展,我们就要投入更多的匠心,不断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
B.文字产生前,人类阅读的是宇宙天地和社会这部大书;文字产生后,人类开始了阅读文字的时代;如今则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进入了阅读屏幕的时代。
C.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新形势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事业和未来国民素质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还有差距。
D.按现代西方学术框架重构民族审美历史必然是错位的、扭曲的,中国自身又缺乏原创性理论可以借鉴,因此要写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史困难重重。
2020-01-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经济的理解和把握可谓是观点纷呈,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经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同:经济不只是投入、产出、效益等纯物质和物质活动的现象和概念,还有______。也就是说,经济是人的经济,是人际关系的经济,若_____,就难以真正认识经济。在本体论意义上,经济一定内含着道德,经济是与道德共生共存的。换句话说,没有道德视角,经济是不可能被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的,同样,没有道德理念和道德手段,经济建设也将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畸形且没有生命力的。畸形经济一定是_____的经济。
2020-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智慧博物馆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实体博物馆,搭建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等范围内的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智慧博物馆通过多模态感知“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加全面、深入和广泛的互联互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系统化的协同工作方式,从而形成更为深入的智能化博物馆运作体系。

智慧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智慧服务,它包括信息的推送、虚拟参观、互动展览、数字导览以及电子商务等。网络虚拟展示采用三维全景、高清摄影、互联网快速浏览等技术,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游历主要博物馆;数字导览方便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展品信息,还可通过现代技术“看”到复原的遗址、重现的场景,获得深度的历史信息;通过建立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制作、推介、交易平台,提供丰富、快捷、个性化的博物馆文化产品,满足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诉求。


1.智慧博物馆具有                    的特点。
2.请就智慧博物馆的“智慧服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60字)
2020-01-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被看作国漫史上的一个传奇。作品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吸取角色灵感,与好莱坞叙事风格完美嫁接,凭借优良的制作技术和丰富的视觉效果获得了观众的追捧。上映62天,票房达到9.56亿元,被称为内地电影史上的票房黑马。这部电影的首日排片率只有8% ,凭借好到有些夸张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排片率也猛涨到23.6%,几乎享受了国内一线大牌电影的排片待遇。而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票房平平,叫好也难叫座。

   (材料来源:《国产动漫进步显著,盘点六大文化自信》)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了解并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对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对待不同文化时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我们将文化自信划分为文化自知、文化自豪、坚定信念、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竞争等维度并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如图):

(材料来源:陈琳《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

材料三

文化自信有两重基本含义,一是基于主体的,指鼓励主体要相信自己;二是基于文化自身基本内容的,既指因文化独特而自信,更指因文化强大而自信。

基于主体的文化自信,是指无论你自身的文化怎样,作为文化承载的主体,你都得首先自信。具备了这个心理基础,主体才有可能积极能动地行动,才会认真反思自身文化之优长与不足,以积极地扬弃;才会开放地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批判地吸纳,如此方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些特性,这种特性往往是因时因地而土生土长出来的。你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伴随着它、认同着它、相信着它,其他任何文化若不加改造地放在这里,都可能显得水土不服。许多人类学家非常推崇民族文化的这种差别性、殊异性,甚至有人认为文化从总体上根本就是不可比较的,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的殊异性构成了人们对自身文化深度自信的内在根据。

文化也有其普遍性方面。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人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同一。比如人们身体结构的自然同一性,人同自然进行“斗争”而产生的规律性知识的普遍性,人们通过道德约束而进行社会交往的共通性等等。这些文化的同一性或普遍性,构成了文化之沟通与交流、借鉴与融合、比较与鉴别甚至进化与发展的内在根据。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竞争中,普遍性构成了其殊异性表现的平台,一比高下之后,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便呈现出来。若某种文化能够在竞争中略胜一筹甚至脱颖而出,那么其民众对这种文化的自信便会油然而生。反之,则可能产生文化自卑情结。因此,文化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自身的优长又构筑了人们文化自信的坚强堡垒。

(摘编自易小明《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材料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崇高标尺。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此,提高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又有其阶段性的特征。这构成了我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这要求我们制定文化政策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又总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给我们巩固和壮大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提供了依据。

(摘自董学文《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下列所述,与材料中“文化自信”的内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动画片《大圣归来》从《西游记》中吸取角色灵感,与好莱坞叙事风格完美嫁接。
B.承载文化的主体极力推崇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深度自信,也能批判地吸纳其他文化。
C.人们既重视基于文化的开放学习、整合调适,也重视文化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
D.政府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壮大主流文化。
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在文艺作品中表现为充分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B.文化的普遍性是人们能够进行文化沟通与交流、借鉴与融合、比较与鉴别甚至进化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C.民族文化的殊异性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竞争中,能使民众产生文化的自信或文化的自卑情结。
D.提高民众的文化自信,需要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
9.请依据材料给中国民众提四条坚定文化自信的建设性意见。
2020-01-11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