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1 题号:93676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高等所修非实,宜重修,遂恣意改削牴牾《三朝要典》者。崇祯改元,毁《三朝要典》而所改《光宗实录》如故。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言:“皇考实录为魏党曲笔,当改正从原录。”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士柔愤然曰:“若是,则《三朝要典》犹弗焚矣。”乃上疏。疏上,不省。

体仁令中书官检穆宗总记示士柔,士柔具揭争之。体仁怒,将劾之,为同列沮止。士柔上疏曰:“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当日国本几危,坤宁调护,真孝慈之极则,顾复之深恩,史官不难以寸管抹杀之,此尤不可解也。”疏上,报闻。

体仁滋不悦。会体仁嗾刘孔昭劾祭酒倪元璐,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士柔亟以《五朝注略》进,乃得解。寻出为南京国子祭酒。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崇祯初,褒恤诸忠臣,翰林能文者或为之,而中书以为侵官。崇祯三年禁诰文骈俪语。至是攀龙家请给,去士柔草制时数年矣,主者仍以士柔前撰文进。中书黄应恩告至发诰语违禁,至发喜,劾士柔,降二级调用。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节选自《明史·许士柔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B.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C.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D.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常在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人员中择优录用。
B.寸管,毛笔的代称。古人对毛笔有很多种说法,如“不律”、“毫素”、“龙须”、“毛颖”等。
C.骈俪,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讲究声律的协调、用字的绮丽,盛行于南北朝。
D.“诣阙”就是奔赴皇宫、朝廷或都城。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皇帝的居处,又可代称朝廷、京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士柔忠于职守,敢于上奏朝廷。许士柔掌管左春坊的工作之前,魏忠贤按自己编辑的《三朝要典》任意删改《光宗实录》,许士柔后来就《光宗实录》相关问题上奏。
B.许士柔不畏强权,具有抗争精神。温体仁派中书官检出穆宗的总记给许士柔看,许士柔写揭帖争论,惹怒温体仁,差一点遭到弹劾,但他毫不畏惧,继续上疏。
C.许士柔赞扬孝慈,讴歌皇后恩德。许士柔认为皇后在太子危险时对太子进行调养保护,是孝慈的最高法度;史官轻易抹杀皇后的深厚恩德,更是不可理解。
D.许士柔针锋相对,招致奸人报复。许士柔的奏章使温体仁很不高兴,正逢温体仁唆使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温体仁就打算利用士柔儿子许重熙之事来牵连许士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
(2)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万象春,字仁甫,无锡人。万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皇女生,诏户部、光禄寺各进银十万两。象春力谏,不听。屡迁礼科都给事中。郑贵妃有盛宠,而帝耽于酒。象春因慈宁宫灾疏谏,报闻。时宗室繁衍,岁禄不继,象春议变通。会河南巡抚褚鉄亦奏其事,帝即命象春遍诣河南、山西、陕西诸王府,计画以闻。象春抵河南,方集议,而周府诸宗人疑缺疏出宗正睦木挈(人名)意,群殴睦木挈几死。象春以状闻,帝为夺诸人岁禄。象春复以次诣秦、晋诸藩,奏上便宜十五事,多著为令。真人张国祥乞三年一勤,象春言左道无民社寄,不当在述职之列。时诏许后父永年伯王伟乘肩舆,象春言:“勋成不乘舆,祖制也。固安伯陈景行、武清伯李伟,太后父,衰白封,始赐肩舆。定国公徐文璧班首重臣,嗣爵久,故亦蒙殊典。今伟非三人比,乞寝前命。”皆不许。孟秋将享庙,帝斋宿宫中,象春言当在便殿,不当于内寝。帝怒,停俸三月。已,因灾异,言:“外吏贪残不当遣缇骑逮问宫禁邃密不当宿重兵廷臣建言贬黜当叙迁内臣有犯当付处廷按治。”帝报闻。象春在谏垣久,前后七十余疏,多关军国计。请复建文年号,加景帝庙,尤为时所称。

出为山东参政。妖贼郭大通为乱,计擒之。历山西左布政使。二十五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倭躏朝鲜,滨海郡邑悉戒严。象春拊军民,供馈运,应机立办。中使陈增以矿税至,象春疏论其害。福山知县韦国贤忤增被侵辱,象春力保持之,增遂劾国贤沮挠,象春党庇。诏逮国贤,夺象春俸,遂引疾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未上卒。右都御史。

《明史·万象春传》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外吏贪残不当遣/缇骑逮问/宫禁邃密不当宿重兵/廷臣建言贬黜当叙迁/内臣有犯当付外廷按治
B.外吏贪残不当遣缇骑逮问/宫禁邃密不当宿重兵/廷臣建言贬黜当叙迁/内臣有犯当付外廷按治
C.外吏贪残不当遣/缇骑逮问/宫禁邃密不当宿重兵/廷臣建言/贬黜当叙迁/内臣有犯/当付外廷按治
D.外吏贪残不当遣缇骑逮问/宫禁邃密不当宿重兵/廷臣建言/贬黜当叙迁/内臣有犯/当付外廷按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享庙,祭祀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
B.谥,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的褒义性的称号。
C.引疾,托病辞官,古代官员辞官的委婉说法之一,类似的表达还有告老、乞骸骨、移病等。
D.赠,即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本文为赠官,古代朝廷会对功臣先人或本人追封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象春公正严明。他按皇帝命令遍访河南、山西、陕西各王府。到河南,周府各位宗人群起殴打宗正睦木挈,万象春就将此事上奏皇帝,于是停发各宗人俸禄。
B.万象春敢于谏言。得知诏许皇后父亲永年伯王伟乘坐轿子,他认为不符合祖宗制度,向皇帝直谏,请求皇帝停止这项命令。
C.万象春大义凛然。任职山东参政时,陈增以矿税使身份来到山东,万象春向皇帝上书矿税使的害处,并极力维护被陈增弹劾的福山知县韦国贤。
D.万象春恪尽职守。无论身居什么职位,他都敢于直谏,但皇帝并不都同意他的意见,甚至几次因为生气停发万象春的俸禄。
4.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象春复以次诣秦、晋诸藩,奏上便宜十五事,多著为令。
(2)象春拊军民,供馈运,应机立办。
5.万象春在御史台任职很长时间,多次向皇帝进谏。请简要指出三例直接关涉皇室宗亲利益的进谏。
2023-06-21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父坡,母章氏妊五月而坡亡。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休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 万历二十九年,宗周成进士。天启元年,起仪制主事。疏言:“魏进忠导皇上驰射戏剧。势将指鹿为马,生杀予夺,制国家大命。”进忠者,魏忠贤也,大怒,停宗周俸半年。累迁光禄丞、尚宝、太仆少卿,移疾归。崇祯元年冬,召为顺天府尹。辞,不许。明年九月入都,上疏曰:“陛下励精求治,宵旰扉宁。然程效太急,不免见小利而速近功,何以致唐虞之治?”帝以为迂阔,然叹其忠。未几,都城被兵,帝不视朝,章奏多留中不报。米价腾跃,请罢九门税,修贾区以处贫民,为粥以养老疾,严行保甲之法,人心稍安。为京尹,政令一新,挫豪家尤力。阉人言事辄不应,或相诟谇,宗周治事自如。武清候苍头殴诸生,宗周拯之,枷武清门外。居一载,谢病归,都人为罢市。八年七月,内阁缺人。诏所司敦趋,宗周回辞,不许。明年正月入都。时太仆缺马价,有诏愿捐者听。又议罢明年朝觐。宗周以输赀、免觐为大辱国。帝虽不悦,心善其忠。其秋,三疏请告去。归二年而京师陷。宗周徒步荷戈,诣杭州,责巡抚黄鸣骏发丧讨贼。鸣骏诚以镇静,宗周勃然。问师期,则曰:“甲仗未具。”宗周叹曰:“嗟乎,是乌足与有为哉!”乃与故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苏义旅。将发,而福王国于南京,起宗周故官。明年五月,南都亡。六月,杭州亦失守。宋周方食,推案恸哭,自是遂不食。绝食二十三日。闰六月八日卒,年六十有八。

(节选自《明史·刘宗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
B.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
C.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
D.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后以宗周大父老/疾归事之/析薪汲水/持药糜/然体孱甚/母尝忧念之不置/遂成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年,原来指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后来也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B.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唐虞之治即指禅让传贤。
C.朝觐,指古代诸侯或臣下朝见君主,其中春见称为“朝”,秋见称作“觐”。
D.监国,通常指太子留守代管国事,文中指福王正式即位之前代行处理国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宗周疾恶不阿,无畏权贵。刘宗周奏劾魏忠贤引导皇帝骑马射猎、游戏作乐,势必擅权乱国;武清侯的家奴殴打秀才,刘宗周将其鞭打后上枷示众。
B.刘宗周守正事君,直言敢谏。刘宗周上疏劝谏皇帝不要急功近利,后又认为捐输银两、停止朝见礼会有辱国体,皇帝虽然不高兴,但肯定了他的忠心。
C.刘宗周惠政恤民,深得众心。就任顺天府尹时,刘宗周因粮价飞涨请免九门税收,并施行多项惠民政策;居官一年后告病归乡时,京城百姓为此罢市。
D.刘宗周赤心报国,尽忠殉节。京师陷落,刘宗周扛着矛戈前往杭州,后与熊汝霖等招募义军准备征伐;杭州沦陷后,刘宗周推案大哭,最终绝食殉国。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详成现代汉语。
(1)未几,都城被兵,帝不视朝,章奏多留中不报。
(2)阉人言事辄不应,或相诟谇,宗周治事自如。
5.对于刘宗周有关出兵时间的询问,黄鸣骏作何回应?刘宗周又作何感叹?请简要说明。
2020-10-05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选,字士贤,临海人。自幼端悫寡言笑,以圣贤自期。天顺四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尽黜贪残吏。广寇流入赣州,奏闻,不待报,遣兵平之。宪宗即位,尝劾尚书马昂,救修撰罗伦,言虽不尽行,一时惮其风采。已,督学南畿,颁冠、婚、祭射仪于学宫,令诸生以时肄之。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生诵读。成化六年迁河南副使。寻改督学政,立教如南畿。汪直出巡,都御史以下皆拜谒,选独长揖。直问:“何官?”选日:“提学副使。”直曰:“大于都御史耶?”选日:“提学何可比都御史,但忝人师,不敢自诎辱。”选词气严正,而诸生亦群集署外。直气慑,好语遣之。久之,进按察使,决遣轻系数百人,重囚多所平反,图图为空。治尚简易,独于赃吏无所假。历广东布政使。肇庆大水,不待报,辄发粟振之。二十一年诏减省贡献,而市舶中官韦眷奏乞均徭户六十人添办方物。选持诏书争,帝命与其半,眷由是怒选。番人马力麻诡称苏门答刺使臣欲入贡,私市易。眷利其厚贿,将许之选立逐之去撒马儿罕使煮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而眷憾选甚。先是,番禺知县高瑶没眷通番资钜万,选移檄奖之,且闻于朝。至是眷诬奏选、瑶朋比为贪墨。诏遣刑部员外郎李行讯之。选有所黜吏张聚,眷意其怨选,引令诬证选,裘坚不从,执裘拷掠无异辞。行畏眷,竟坐选如眷奏,与瑶俱被征。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至南昌,病作。行阻其医药,竞卒。年五十八。谥忠愍。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许之/选立逐之去撒马儿罕/使者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
B.将许之/选立逐之去撒马儿罕/使者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
C.将许之/选立逐之去/撒马儿罕使者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
D.将许之/选立逐之去/撒马儿罕使者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
B.修撰,官名,多掌管史书的撰写之事,唐至清历代均设,明清的状元常被授予此职。
C.诸生,科举时代对秀才的称谓;老师对弟子的称呼;明代又指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
D.刑部,是中国古代六部之--,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主官被称为刑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选刚强正直,疾恶如仇。被任命为御史后到江西巡视,把贪官污吏罢免殆尽;在宪宗时期,还弹劾尚书马昂;担任按察使的时候,对那些赃吏丝毫不手软。
B.陈选重视教育,维护师道。他掌管地方教育时,常在晚上巡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汪直出巡时,都御史以下官员都行拜谒礼,他独以自己是老师而长揖不拜。
C.陈选独立性强,善于理政。巡按江西时,他不等上级批准就出兵平定了骚扰赣州的流寇;在担任广东布政使时,肇庆发大水,他也不等批准就发粮赈济百姓。
D.陈选得罪权贵,受到冤枉。中官韦眷因为陈选多次阻止其捞取好处而诬陷他,后来又指使刑部员外郎李行在陈选路上得病时阻止其就医,结果陈选含冤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督学南畿,颁冠婚祭、射仪于学宫,令诸生以时肄之。
(2)眷意其怨选,引令诬证选,裘坚不从,执裘拷掠无异辞。
2020-05-13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