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9 题号:961023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C.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 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D.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闲雅的 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2018-12-27更新 | 9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020-11-26更新 | 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热,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字梦得)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与好友相遇时只求倾其所有,开怀畅饮的豪气,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B.颔联“共”字写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却囊中羞涩的窘况,暗示二人同病相怜的处境。
C.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浅酌低吟比倾听悦耳的音乐更让人心旷神怡。
D.尾联点明二人“闲饮”意犹未尽,相约下次再痛饮,在醉乡中求得闲适欢愉的情趣。
2.请从诗题人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01-06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