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964734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立春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①本诗为杜甫困居夔州时所做,当时国家局势仍动荡不安。古代立春有做“春盘”的习俗: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②两京:指唐代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③行白玉:古代立春前皇帝会向大臣赐春盘。行,赐予。④那:通“挪”,移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着眼前的“春盘”,忽然想起往年长安、洛阳立春时节的美好情景。
B.颔联写诗人想象此时京城里庆祝立春的热闹情景,突出了眼前客居他乡的冷清。
C.颈联视线又回到现实,诗人看着巫峡中那滚滚而来的冰冷江水,悲愁满怀。
D.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杜陵远客不胜悲”,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悲伤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济州过赵叟家宴(节选)

王维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眼农书。

上客摇芳输,中厨情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两句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园情趣,赵叟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B.第六句写赵叟以农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见主人的真诚质朴,照应了题目。
C.最后两句既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D.诗歌巧妙地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重要特点。
2.《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请结合黛玉的观点,赏析本诗开头两句。
2023-03-09更新 | 12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①左省:唐朝时中央官署门下省的别称。②掖垣:皇宫的旁垣,门下省的官署所在③玉珂:马络头上的装饰物。④封事:密封的奏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诗人上奏疏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由景及人,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
B.“不寝听金钥”着重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诗人值夜时无法入睡,仿佛地听到了有人开宫门时的钥匙声。
C.“因风想玉珂”描述风吹檐间铃铎,清晰听到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表现诗人唯恐早朝落后的心神不宁的心情。
D.最后两句交待“不寝”的原因:次日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询问时辰,体现诗人勤于国事。
2.有人评价本诗前两联,首联扣题“谨严”而颔联描绘“生动”,请结合前两联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2020-07-29更新 | 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2020-08-1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