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2 题号:97315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典中最艰苦的一场遭遇战就发生在北京市人民医院。从四月五号开始,陆续有222人感染,包括93名医护人员,有将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门诊大楼北侧的急诊科是当时疫情最重的地方。我不明白这家医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感染,但我知道应该跟上次拍转运的那二十九个盖白布的病人有关系,我得知道这是为什么。没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

急诊科主任朱继红带我去看了留观室改成的SARS病房。我只看到几间普通的病房,迟疑地问他:“你们的清洁区、污染区呢?”他指了指地上:“只能在这儿画一根线。”我不能相信,问了一句:“那你们怎么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朱继红沉默了一会儿,慢慢举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这儿。”

我问:“你们靠什么防护?”

他面无表情,说:“我们靠精神防护。”

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们来拍摄时,病人才开始转运到有隔离条件的医院。当时病人连输液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输。他带着我去看,所有的椅子还在,输液瓶挂在树杈上,或者开车过来,挂在车的后视镜上,椅子不够了还有小板凳。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回家传给了妻子儿子,想尽办法只能找到一个医院床位,夫妇俩让儿子住了进去。两口子发烧得浑身透湿,站不住,只能颤抖着坐在小板凳上输液。再后来连板凳都坐不住了。孩子痊愈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这是二〇〇三年,春夏之交。

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我“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当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过隐约感到怪异,仅此而已。我没有接到指令,这不是我节目的任务,我觉得转过头很快就会忘记——然后我就忘掉了。

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摘编自新闻记者柴静传记集《看见》)

材料二:

非典报道经历了从瞒报到高度透明化的历程,这表明新闻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如何包”转到了“如何报”,从内容控制转到了方向调控。在传统机制下,一些新闻主管部门认为消极信息容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因而媒体在信息流通中实行严格的把关制度,侧重于“包”不重“报”。中国传媒对于危机报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针下,采取低调而务实的报道模式。应该说这一传统是在建国之初就形成的。当时中国面临国内外的险恶局势和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其前提是资讯手段的不发达,信息渠道的单一。

这一做法延续到今天则并不合适:一方面当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公众的信息需求扩大,对知情权的要求日趋强烈;另一方面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传播学认为,流言的流传程度=事件的重要性x证据的暧昧性。如果媒体继续采取沉默的态度,既达不到封锁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权威的消息。社会舆论主体缺位,必然纵容了流言的传播而破坏社会稳定。从管理学上看,传统新闻管理侧重微观的内容管理,而非方向性引导,而由于内容管理的庞杂,必然导致信息传送的滞后,造成舆论主导真空,流言乘虚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抢购风波验证了这一点。

(摘编自俞熙娜、沈爱国学术论文《“非典”事件对新闻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非典”时的政府扣押信息、“媒体集体失语”等观点,与事实不符,是站不住脚的。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3条规定,在暴发严重疫情时,媒体在对外通报前须征得卫生部的同意。我们需要强调,记者应当依法报道。由此可见,所谓非典期间“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出现了“故障”。

事实也的确如此。“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这句俚语,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2003年3月和4月中上旬中国社会的特殊状态。在医学界,北京的洪涛院士最先认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衣原体”,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南方专家却坚持认为是冠状病毒。双方对SARS病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从当时SARS迅速蔓延的紧迫形势看,人民群众急切地想要知道非典的病原信息。对此,当时的媒体都没有报道。不是媒体不能报道,也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体不准报道,而是所有人,包括媒体和卫生部,都必须等待专家们的最终判断。由此可见,由于SARS复杂病因引发的医学争论,才是造成所谓当时“媒体集体失语”的真正原因。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洪涛院士随即也改变了原有的观点。至此,争论结束。4月20日,国家卫生部门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非典”疫情。接着,新闻媒体也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急切盼望信息的广大受众。

(摘编自尹韵公研讨会主题发言稿《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

1.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者柴静对“媒体失语”的反思与材料三的立场有根本上的差异,柴静更强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记者面向社会民众的主体责任。
B.柴静调查发现,人民医院严重的院内感染很可能与该院防疫设施不完善有关。而该期节目的顺利播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典后新闻传播的改变。
C.材料三认为政府和媒体在“集体失语与缺位”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由SARS复杂病因所引起的医学界异乎寻常的争执与矛盾。
D.世卫组织佐证了钟南山的观点,有力推动了政府的部署安排。但材料三为政府和媒体所作的申辩,其实并没有全面解答柴静在采访中暗示的所有问题。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促进安定团结。”
B.“在那没有报纸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报纸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C.“由于公共危机涉及到公众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公众危机的信息。”
D.“通过制度化可以赋予媒体相应的自由并规定其合法活动的范围,改善政府不确定、难持续、不对称的社会控制。”
4.比较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在论证特点上的异同。
5.面对近期依旧严峻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治形势,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可以从非典事件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哲学思想长期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或许有以下四个方面,即空想的理想主义、实践的道德观念、统一的思维方式、直观的理性主义。

儒家哲学中的主要哲学家大都对现实社会抱着一种积极的热诚的态度,企图用他们的学说、他们的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然而他们的学说、理想不仅转化不了现实政治,而且往往被用来作为粉饰现实政治的工具。大同致太平的思想几乎成了中国古代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一种理想。儒家思想中有,道家的思想中也有。统治阶级希望有太平盛世,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也期望有太平世界。但真正的太平盛世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思想的理想主义带有很大的空想成分。那些先哲们虽然可能是真诚地提倡他们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可是他们的那一套并没有现实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归根结底不过是理想化的皇权专制社会。

儒家哲学有着人本主义的倾向,但和西方近世的人本主义有区别。西方的人本主义把作为单个的个人,强调个性解放,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而中国过去社会里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把放在一定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有所谓君臣、父于、夫妇、兄弟、朋友五伦,讲什么君义臣忠”“父慈子孝等等。不仅如此,儒家哲学还把作为植心,从的方面来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在中国过去的社会里,往往把医学、天文历算、农业技术等等看成是小技,而身心性命之学才是大道。不大重视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因此认识论方面的理论不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论体系,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分析也较为笼统,逻辑学也很不发展,缺少系统的推理理论。

儒家哲学中的重要哲学家大都把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虽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往往以矛盾的调和为终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注重一对概念的统一关系或诸种概念的相互关系。《易经》系统以乾、坤(后来以阴、阳)为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而《洪范》则以五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立论。这种思想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人们注意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缺陷。过分地强调社会的和谐和统一,是使我们的专制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的一个原因。

儒家哲学强调(理性)的作用,人的理性又是带有道德性的,宋儒认为(理性)之体,可见儒家哲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儒家对理性的作用过程缺乏具体分析,致使儒家哲学成为一种直观的道德理性主义。

儒家哲学之所以缺乏系统的认识论和逻辑学,就在于它的理论思维往往是一种没有经过分析的总体观,它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真理颗粒,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因而不容易发展成现代科学。因此,必须对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加以改造,继承和发扬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强调事物之间的统一与和谐等思维传统,并把它建立在坚实的逻辑论证和科学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同时应该注意分析,把西方现代哲学的某些方法吸收过来,取中西哲学之长,避中西哲学之短,建立新的现代儒家哲学体系。

(摘编自汤一介《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哲学思想从四个方面长期对中华民族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B.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大同”或“致太平”的思想作为普遍追求的理想。
C.儒家哲学理论体系中不够重视认识论和逻辑学,这影响我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D.古代专制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是因为受到儒家统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接下来再深人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证时,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C.文章论证严密,如在论述儒家哲学统一思维方式时既肯定其作用,也指出它的局限性。
D.文章结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要选取中西哲学之长,建立现代儒家哲学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的“理想主义”有很大的空想成分,所以真正的“太平盛世”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B.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加以考察的。
C.儒家哲学虽然强调“心”即理性的作用,但是对理性的作用过程又缺乏具体的分析。
D.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需要改造、辨析和论证,从而形成儒家哲学的理论思维系统。
2021-02-04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是由独特的三峡地区空间地理环境和以里文化为代表的悠久人文传统共同造就的特色鲜明的民俗风貌之一。从根本上讲,它是对此方百姓特有生命状态和生命历程透过众多民俗主体进行展示的形式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峡信仰民俗与生命美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二者有着关于“生命”的共同旨趣和价值内蕴。

生命美学以充满个体感性色彩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它看来,人的生命包含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无论哪一重生命,只要在物质或精神时空中得到实现,对象就被认为是美的,主体也由此产生一种深切的关感体验。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慰藉百姓精神世界、维系社会和谐关系及稳定政权运行秩序等各项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意识形态效应。

既然是信仰类民俗,其在个体精神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一般而言,人类之所以存在精神信仰,是因为相信万物有灵。而由万物有灵这一观念转化而来的神灵崇拜信仰在传统三峡信仰民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三峡一带的百姓修建房屋时会邀请善于说唱的贺梁礼官唱念出《上梁礼词》等。从实用角度讲,贺梁礼官声情并茂的“表演”并不能让房屋变得更牢固更安全;但从精神层面来看,这种民俗又是寄寓着“娱神娱己”的良好意愿的。因为此方百姓相信房屋上存在“梁神”和“门神”,贺梁礼官通过近似音乐的说唱行为将房屋主人与这些神灵连接起来,让百姓的心灵获得极大的满足与慰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追求并实现社会生命价值在生命美学视野中有着最为显著的人性论意义。于此,三峡信仰民俗所表征的神灵崇拜观念可谓是社会生命追求的“价值担当”。范晔的《后汉书》中记载有“廪君死,魂魄世(化)为白虎”的传说。作为三峡民众的先祖,廪君不仅留下他个人的身前身后名,而且通过死后“世(化)为白虎”的灵异传说转换为三峡民众信奉膜拜的白虎图腾。三峡民众通过祭祀白虎的传统习俗不仅追忆了先祖,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团结一方群体、凝聚发展力量的效应。

生命美学认为,生物生命是人所拥有的三重生命的基础和起点。而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无疑是缘起于人们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曲折反映了三峡民众的特殊现实生命境遇及其本能力量。在三峡地区的民众生活中,存在诸多带有强制性特征的言行禁忌民俗:满日为土瘟日,总播种,否则无收成;平时不准扛锄头、穿蓑衣进屋,否则会有灾病等。这些渗透在日常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禁忌民俗无不植根于三峡民众的现实利害关系中,无不关乎他们切身的基本的物质性的生物生命需要。

通过生命美学的理论维度观照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挖掘其在三重生命格局中呈现出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价值,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界定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地位及影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为当前三峡地区乡村与城市社区建设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

(摘编自赖水兵《三峡信仰民俗的生命美学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地区百姓的特有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历程全部透过传统三峡信仰民俗展现了出来。
B.生命美学认为,人的生命只有在物质或精神时空中得到实现时才会被当作美的对象。
C.相信万物有灵对人的精神信仰作用较大,神灵崇拜信仰由万物有有灵这一观念转化而来。
D.三峡民众在自常生活中有许多带强制性的言行禁忌民俗,这些是精神生命价值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而言”“这个意义上”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来论证传统三峡信仰民俗中的精神生命价值。
C.文章为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从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生物生命三个维度进行论证。
D.文章的最后一段指出挖掘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介值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峡地区主要通过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来慰藉百姓精神世界、维系社会和谐关系及稳定政权运行秩序。
B.三峡一带的百姓修建房屋时请贺梁礼官唱念《上梁礼词》,虽然未能使房屋变得更牢固更安全,但能让百姓的心灵获得慰籍。
C.《岭表纪蛮)记载的“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与文中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意义有相通之处。
D.探寻传统三峡信仰民俗在三重生命价值中呈现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价值有利于当前三峡地区乡村与城市社区建设以及文化发展。
2020-12-11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采薇》中。
B.“柳”又作“杨柳”,称名不同,但所指相同,在众多诗人的笔下,常寄寓相同的感情。
C.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之情,是因古人常在庭院河畔等遍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
D.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诗歌中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中许浑睹物伤怀,咏出“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在于论证柳能勾起思乡之愁。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是作为论据使文章的论述更有说服力。
D.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特征不同,因此古人在作品中将杨与柳换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民间传说并无确切的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
C.由我国古代众多诗人创作的大量咏柳诗篇可以看出,柳这一寓意丰富的意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D.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自此以后,柳成为隐者的专称,寄寓了隐逸之乐。
2020-04-2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