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概括中心意思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9800949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B.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D.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知识点】 概括中心意思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趁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击,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战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2020-03-20更新 | 9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突出体现了苏武的坚贞顽强。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B.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在情感上,李陵陈述自己投降时的心情,想以此打动苏武,所以他是不赞同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因为汉武帝逼死了苏武的兄弟,家庭发生变故,尤其是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安危难卜。
D.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国家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人物形象。
2020-11-03更新 | 30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孤逐女者,齐即墨之女,齐相之妻也。初,逐女孤无父母,状甚丑,三逐于乡,五逐于里,过时无所容。齐相妇死,逐女造襄王之门,而见调者曰:“妻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左右复于王,王辍食吐哺而起。左右曰:“三逐于乡者,不忠也;五逐于里者,少礼也。不忠少礼之人,王何为遽?”王曰:“子不识也。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

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王曰:“诺。”

其二日,王曰:“吾国相奚若?”对曰:“王之国相,比目之鱼也,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王曰:“何谓也?”逐女对曰:“明其左右,贤其妻子,是外比内比也。”

其三日,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何为不可也?今则末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奈何?”逐女对曰;“昔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螂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暴下。物之所征,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激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颂曰:齐孤逐女,造襄王门,女虽五逐,王犹见焉,谈国之政,亦甚有文,与语三日,遂配相君。

(《列女传·齐孤逐女》刘向)


注释:①榱橑:房椽。②比目之鱼:相待比目鱼往往养肩而行,可次用来确指贤臣对明君的忠心。③九九之人:精通算学的人。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逐女高屋建瓴,滔滔不绝,纵论国家大政,阐述了国家、君王、国相、黎民各自的作用和关系,使齐襄王大为惊叹。
B.第一天,孤逐女与齐襄王谈论了国相该怎么做及身为国相之入应具备的德才;第二天,讲述了相职的重要性,并提议更换国相;第三天,孤逐女建议襄王要尊重人才。
C.孤逐女相貌丑陋,从小无依无靠,被驱赶出乡里。襄王礼贤下士,认为她异于常人,急忙召见她。
D.孤逐女在论政时旁征博引,运用了喻证法来劝谏齐襄王,她劝谏齐襄王要明白国相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重视人才,不拘一格,广泛地收揽人才。
2020-04-02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